专家综合施治 创造医学奇迹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看到妈妈恢复得这么好,还能自己坐着吃饭,我太激动了!”眼看着张女士在饭后自己拿湿巾擦嘴巴,张女士的女儿紧紧握着市中医院康复中心肖医生的手,激动得热泪盈眶。张女士在生病的两个多月里,经历了昏迷、发热、气切手术等的折磨,承受了百般煎熬。好在康复中心医护人员抓住黄金康复期,为其制订了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通过及时、专业的康复训练,张女士从“植物人”状态渐渐苏醒,部分生活可以自理,书写了康复奇迹。
2023年上半年,市中医院康复中心共收治意识障碍患者20余例,经治疗促醒“植物人”3例,张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入院时,张女士因大面积脑出血处于昏迷状态,四肢软瘫,肺部感染,生命体征不稳定,医生为其行气管切开置管,留置胃管、尿管。面对张女士身上的各种管路以及存在的功能障碍,如何实施康复计划?康复中心医护人员进行了细致讨论。
为帮助张女士尽快恢复意识,肖医生对张女士的病情进行了全面深入评估,并根据结果为其制订了个性化促醒治疗方案:星状神经节阻滞、经颅磁刺激治疗、正中神经电刺激、“开窍醒脑”针法、多感官刺激、亲情唤醒、“闻香祛病”药枕、康复训练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促进张女士意识恢复和运动功能改善。同时,根据张女士的检查及评估结果,专家及早为其拔除了导尿管、鼻饲管、气管插管。除必要的促醒措施外,康复中心多学科联合团队采用综合康复模式,帮助张女士维持身体整体功能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其意识的恢复及恢复后可能重返家庭、重返社会做好准备。
在治疗中,张女士的责任护士孔文哲经常来到病房,指导张女士家属使用多感觉刺激的方法,给予张女士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刺激,增加其感觉输入,起到促进其意识恢复的作用。管床护士闫宁宁指导张女士家属施行亲情疗法,让家属触摸张女士、为其唱歌、与其交流等,刺激张女士的感官和大脑皮层,促进张女士意识恢复,实现情感交流。为加强张女士的营养,管床护士每日在巡视病房时询问张女士家属管饲情况,为张女士制定个体化饮食计划,定时协助张女士家属进行床旁护理,确保张女士在院期间不出现压力性损伤、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治疗师赵珂宁自张女士处于植物状态起,就开始对其进行床旁功能康复治疗,维持关节活动度,给予触觉输入刺激,训练松动胸廓关节,进行体位排痰指导等。在综合治疗过程中,全体医护人员密切关注张女士的身体状况和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策略。
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张女士开始出现明显的刺激反应,随后逐渐清醒。在后期的康复治疗中,张女士慢慢地能够眨眼、应答、根据指令做相应动作,并可以在家人的帮助下进食,逐渐恢复了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康复中心的医护人员表示,康复不仅仅是患者可以运动,更多的是能够良好地进行沟通交流,能够自己吃上爱吃的饭菜,能够走出病房回到家中,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对于患者而言,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可极大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减少人力物力投入,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真正意义上做到“康复一人,幸福一家”。
这些办法可以促进“植物人”苏醒
“植物人”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大脑严重受损陷入深度昏迷,无法感知周围环境,无法与外界交流的人。患者通常仍有控制呼吸、心跳等基本脑干反射,但这些反射并不足以维持生命。“植物人”促醒是指通过各种手段,使“植物人”从深度昏迷中苏醒过来,恢复意识,重新与外界互动交流。
市中医院康复中心在市内率先提出“加速康复单元”理念,包括临床干预、护理宣教、综合治疗、早期康复,促进“植物人”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在意识障碍促醒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疗效。CRS-R量表、FOUR量表、磁共振检查、脑电检查等评定手段的应用,使得意识障碍的诊断更为精确,为康复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准确依据。经颅磁刺激、正中神经电刺激、“开窍醒脑”针法、化痰醒脑合剂中药直肠滴入、多感官刺激等综合促醒手段的综合应用,患者苏醒概率大大提高。此外,市中医院康复中心申报成立周口市意识障碍康复科技创新团队,组建“意识障碍康复MDT小组”,为重症意识障碍患者的康复提供有力帮助。
1.星状神经节阻滞:通过星状神经节阻滞技术,有效改善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脑血液循环障碍,增加脑血管血流量、脑组织供氧量,改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保护神经细胞,促进脑功能恢复,减轻创伤后大脑应激反应。
2.经颅磁刺激:该疗法是一种无痛、无创的绿色治疗方法,磁信号可以无衰减地透过颅骨刺激脑神经组织,通过输出两个以上有规律的重复刺激,以改变频率使局部大脑皮质功能兴奋或受到抑制,双向调节大脑皮质功能的平衡,实现促醒。
3.正中神经电刺激:正中神经是手部较大的神经,在中枢支配区域占有较大面积,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外周“门户”。正中神经电刺激,可以通过体表正中神经—脊神经—颈髓—脑干—丘脑—皮质区上行纤维,激发各级神经元电生理活动,引发一系列的中央兴奋性效应,唤醒受抑制的神经元及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帮助促醒,近年来已广泛用于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治疗。
4.亲情疗法:指导患者家属触摸患者,为其唱歌、与其交流等,可以刺激患者感官和大脑皮层反应,促进其意识恢复和情感交流。有研究表明,家属的关心和支持可以显著提高“植物人”生存质量和康复率。亲情疗法还可以显著改善“植物人”意识障碍的促醒状况和康复进程。
5.多感官刺激:大多数昏迷患者的视、听、嗅、味、触等外周感觉传导通路是正常的。通过对患者进行多维度的感觉刺激,可不同程度地促使脑部生物电活性增强,调整大脑皮质的潜在能力,激活处于抑制状态的神经细胞,提高神经细胞兴奋性,解除大脑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抑制状态,恢复其功能,从而使大脑半球与外界产生应答,加快醒觉,促进意识恢复。
6.体位转换训练:是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进行体位转换训练。逐渐增加每日离床时间,提高患者觉醒度和增加睁眼时间。通过牵伸患者各部位关节与肌肉、肌腱等软组织,防止挛缩变形;通过促进患者心、肺及胃肠道功能的恢复,防治直立性低血压。
7.“醒脑开窍”针法:中医认为,患者出现昏迷,多因清窍被蒙,“神明”失其作用而成。其病机为神不导气,气血阻滞,脑髓失养。患者昏迷早期,往往出现“闭证”,治疗上宜苏厥醒神,开窍通关为主。故“醒脑开窍”针法近年来不仅被广泛用于治疗急性昏迷,也用于治疗颅脑损伤、缺血缺氧等原因引起的意识不清。研究显示,“醒脑开窍”针法能够激活mTOR-EAAT2通路,从而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症状,抑制肌张力提高,改善大脑皮层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代谢。
8.中药直肠滴入:市中医院院内制剂——化痰醒脑合剂,具有清热化痰、醒脑开窍的作用,使用化痰醒脑合剂进行中药直肠滴入,可以促使药物较快吸收,还可以避免上消化道对药物产生影响。药物不通过肝脏而直接进入循环, 较好地保证了药效,而且肺与大肠相表里,直肠吸收药物后,通过经脉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作用输布全身,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9.“闻香祛病”药枕:药枕遵循华佗提出的“闻香祛病”理论,属于芳香疗法的一种,具有醒脑开窍的功效。药枕以醒脑开窍类药物为主,通过鼻粘膜吸收有效成分和刺激头颈部经络腧穴两种治疗方式,发挥调经络、活气血、利头目、促神志的作用。(周口市中医院 杨晨曦)
科室介绍
周口市中医院康复中心是国家级中医优势专科,周口市中医重点专科,周口市工伤康复、运动损伤定点医疗机构,周口市康复医学会会长单位及办公所在地,周口市针推、康复以及外治法规范化培训基地。该康复诊疗中心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设立有疼痛、手功能、脊柱侧弯、言语吞咽、高级脑功能5个康复专业门诊,主要围绕脑病、骨病、慢病、疼痛、运动等学科以及“三区十部”开展日常诊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