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田亚楠
本报讯 “别看我们店面小,节约照样少不了。”
在中心城区庆丰路一家小餐馆,两间门面,20多平方米的大厅摆放了12张桌子,每张桌子上都张贴有节约宣传标语。
“我们是小本生意,省下的都是利润,平时我们最注重节约了。”老板张峰是鹿邑县人,从事餐饮行业20余年,关于节约,他有自己的一套做法。
“就我们店来说,最容易浪费的是凉菜。我们店营业时间分中午和晚上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到营业的后期,如果凉菜有剩余,我就会赠送。”
记者看到,长2米高1.5米的橱柜里分上下4层,最下面两层放着各种饮料,最上面的两层,每层摆了4个大盘子,里面有花生米、干煸豆角、酱面筋等8种制作好的凉菜,每盘大概能卖5至6份。
“我们店消费不高,一碗面配一份凉菜,20块钱就能吃饱。”张峰说,“来店里吃饭的都是附近的上班族,经济实惠就是最大的吸引力,你如果再送他一份凉菜,他会非常高兴,无形之中抓住了这个顾客的心。”
据张峰介绍,中午的高峰期只有一小时,非常忙碌,担心凉菜不够卖,所以中午的备菜量很足。晚上高峰期稍长一点,如果准备的凉菜不够,还有时间再做,所以晚上很少出现卖不完的情况。“凉菜成本不高,到最后剩的也不多,就算是赠送也不会有多大损失。”
主动提供公碗公筷,减少提供一次性筷子、杯子为张峰节约了不少成本。“原来一次性筷子、杯子等用品损耗特别大,有时候一周能用一整箱。现在用消毒柜对公碗公筷消毒后重复使用,既干净卫生,也有利于环保。”
“现在节约粮食、文明用餐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绝大多数消费者都是按需点餐用餐,基本不会浪费粮食。”张峰告诉记者,如果顾客吃不完,他会提醒顾客打包,避免浪费。②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