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伟宏 付永奇 通讯员 孙策 文/图
“打完这遍药,月底就可以采摘‘友谊棉’了,你看这长势……”
近日,记者微信视频连线姜浩瀚时,他正在3800公里之外的塔吉克斯坦一块棉花地里指挥喷施农药。
“这是咱们公司种植的棉花,每亩7000~8000株,单株结铃平均10个以上,亩产400公斤没问题!”手抚棉叶,姜浩瀚脸上洋溢着笑容,“咱黄泛区农业能在这里开花结果,您想到没有!”
河南省黄泛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泛区实业集团)是河南省唯一省属国有农垦企业,是河南省发展集约农业、现代农业的重要基地,是全国现代化农业示范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农业农村厅的部署,黄泛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参与建设“一带一路”优先推进项目,从2013年开始,先后在塔吉克斯坦建立塔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塔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办农场,推广农技,传播友谊,全力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成为河南农业“走出去”的排头兵。
塔吉克斯坦有“高山国”之称,与周口处在同一纬度,是与我国接壤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因降水少、光照强、温差大成为优质棉产地。“我们的种棉技术,在这里可是高科技!”塔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理姜浩瀚自豪地说。
塔吉克斯坦是传统的棉花种植地区,棉花是其主要出口农产品。由于生产技术落后、品种老化、管理粗放,棉花产量一直偏低,亩产仅有二三百斤。塔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引进优质棉花品种,运用密植、控长、滴灌等技术,使产量增长一倍多,并建成塔吉克斯坦规模最大、工艺最先进的棉花加工线,年加工籽棉5万吨。2015年,该国总统拉赫蒙到塔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视察时,把这里推广种植的优质棉命名为“友谊1号”,号召全国推广种植。从此,当地居民把这块示范田称为“友谊田”,生产的棉花称为“友谊棉”。投产8年来,塔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共计生产优质皮棉12.5万吨,产品销往阿富汗、伊朗、土耳其、俄罗斯等国家。
塔吉克斯坦粮食需求缺口较大,实现粮食自给是其国家三大战略目标之一。该国农业基础设施差,农资紧缺,种植模式为“一年一熟”,小麦亩产150公斤左右。塔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挥在育种、技术、管理、农机等方面的优势,于2016年在塔吉克斯坦探索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模式,粮食产能成倍提升。塔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还将黄泛区农场积累70多年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机械化理念、标准化管理等现代化农业经验,创造性地“移植”到了塔吉克斯坦,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农业种植效率和资源利用水平,提升了当地居民的农业收入和经济水平,也为塔吉克斯坦农业技术水平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
通过调查,塔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现,塔吉克斯坦农业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良种缺乏。为此,他们加大农作物品种研发、繁育力度,在泛麦、周麦、周玉米等良种基础上选育适合当地种植的小麦、玉米等新品种20多个,投资建设先进的小麦、玉米、棉花等种子加工生产线,生产的种子可保障该国1/3耕地面积的用种量。并通过加强农业种植、种子加工销售、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机综合服务等交流合作,建立起农作物种植、种子研发、销售、棉花加工、贸易为一体的农业产业链。同时,还投资1625万元购置大型农机具146台(套),实现公司在塔吉克斯坦所有耕地机械化作业,并累计为塔吉克斯坦提供农机服务3万余亩。
到塔吉克斯坦后,黄泛区实业集团一直把农业科研作为重点,不断加强农作物品种研发和优良品种繁育推广等工作。繁育推广的小麦、棉花、玉米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新品种为塔吉克斯坦农业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针对当地农业状况,塔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科学运用优良品种、土壤深松改良、配方施肥、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农机农艺结合等农业新技术,实现在塔吉克斯坦种植的小麦、玉米、棉花平均产量是当地农户产量的2倍以上,使当地棉花产量从100~150公斤/亩提高到300~400公斤/亩,多次刷新了当地农业生产的最高纪录。塔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塔吉克斯坦种植的示范田,为当地2000多名居民提供就业岗位,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多年来,得益于显著的农业高产成效,塔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先后被塔吉克斯坦政府授予“国家独立日奖”“塔中友谊贡献奖”等荣誉称号,并多次在其公司组织召开观摩会。
“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毫不动摇地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主动参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国际竞争中培育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提高农业技术在境外的推广力度和服务水平,推动促进河南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河南农业产业质量和平衡国际农业市场的(农业)供给失衡状况,发挥好集团公司在全省农业对外合作中的引领作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给沿线国家人民带来美好生活。”黄泛区实业集团境外投资部主任翟金中表示。②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