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仲夏时节,火热的骄阳将碧空中朵朵白云照得光亮耀眼,漫步在周口市西华县的乡村,一条条道路宽阔延绵,一幢幢农居屋舍干净整洁,一张张质朴的脸上笑逐颜开,一股股生态新风扑面而来……
周口要美,农村必须美。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中央、省关于开展“治理‘六乱’ 开展‘六清’”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等乡村建设工作要求,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新成效、迈出了新步伐。
“扮颜值” 村居生活“靓”起来
一条条平整洁净的休闲步道,一个个干净整齐的农家小院,一面面整洁美观的展示乡村文明新风貌的“桃文化”墙……走进西华县裴庄村,洁净环保、现代文明与田园风光相互交融的美丽乡村正在这片沃土上铺展开来。
事实上,裴庄村并非“天生丽质”。“以前村里的路晴天走着硌脚,下雨天泥泞不堪。”73岁的村民胡兰英回忆,2003年的时候村里靠上级拨款和村民集资修建了柏油路,改变了交通闭塞的状况。2014年以来,裴庄村连续10年开展美丽乡村工作,建设“生态宜居美丽裴庄”。修建道路、游园,安装路灯;栽种绿化树木、种植绿化花草;开展卫生整治活动,设置保洁员公益岗位,配备垃圾桶、保洁车等卫生设施,对垃圾及时清运;开展“厕所革命”,修建下水道,改旱厕为水厕……如今的裴庄村,呈现出“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乡村田园美景。“现在美景如画,生活舒畅,像是住进了‘世外桃源’里。”谈起村里的变化,胡兰英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镜头转向裴庄村8.4公里外的龙池头村,道路宽阔平坦,小楼鳞次栉比,绿化丛林葱绿,池水波光粼粼,荷花亭亭玉立矗立于水中,蝴蝶时而盘旋飞舞,时而停留在荷叶上……一幕幕、一景景都如同一幅幅美丽的水墨画卷。“现在俺村到处都是风景。住在这干净又舒心,啥都有,跟城里比也不差。”龙池头村的一名村民惬意地赏着湖景,满脸笑容地说道。
龙池头村是由“一龙二湾三景四庄”10个自然村合村并居,建成1302栋花园式别墅组成的高标准新型农村社区。近年来,龙池头村按照“生态、旅游、宜居”的设计理念,积极翻新商业街,统一商户门牌标识,提高规范性与美观度;实施亮马台文化遗址修复工程,还原了环湖步道、仿古围栏、标志石、拴马桩等历史场景;持续推进街巷绿化美化亮化,补充地被植物;铺设广场、道沿,安装、维修路灯;制订龙池头村深化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持续推广“户分类、村收集、县清运”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模式……如今的龙池头村,水、电、路、网、气全覆盖,村中小地块、小节点、小街巷被绿化为小游园,推窗见绿、开门即景,山青、水秀、园美,人居环境日益优化。
自2021年11月以来,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要求,深入开展以“治理‘六乱’ 开展‘六清’”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全面改善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初步实现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目标。2022年累计完成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10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
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100%,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95.9%。所有行政村、98%的自然村实现通硬化路,实现“村村通”自来水目标……
“兴产业” 乡村事业“甜”起来
美丽乡村,既美在“颜值”,也美在“气质”。靓丽的乡村美景背后,把“风景”变成“产业”,将“美丽”转化为“生产力”,是顶层设计带来的发展红利。
7月,正是瓜果飘香的季节,在裴庄村的桃园里,一个个成熟的桃子挂满树枝,散发出诱人的果香。
裴庄村“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生态旅游特色农业产业为突破口,依托“万亩桃园”连续举办19届桃花节,形成了从种桃、卖桃到赏花、看景,再到喝桃花酒、住桃家院、看桃缘戏、上淘宝网,一二三产业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桃”产业链,村集体经济年收益达到36万余元。以裴庄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发展休闲农业经营主体26个、农户4820户,经营项目涵盖食、游、娱、购、宿等方面,年经营性收入达2.6亿元。
在龙池头村的辣椒田,一行行整齐的辣椒枝繁叶茂,辣椒枝头开满了洁白的小花。在娲城王婆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制作以辣椒为主要配料的调味品。
龙池头村围绕特色产业发展,以乡村综合功能区打造为平台,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发展理念,构建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利用“飞地经济”和“政府+平台公司+企业+村集体+脱贫户”模式,促成周口市现代农业产业园——西华县辣椒产业园核心基地落地龙池头村,引进现代化科技农业技术,开展优质辣椒育种、新品种示范推广、多元化产品加工等业务。娲城王婆食品有限公司、多福星主食产业有限公司、龙城头生猪养殖场等相继落地,成功打造了粮食、辣椒、生猪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近年来,我市聚焦农村优势特色产业,强化创新引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拓宽增收链,积极引领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2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80家,农产品加工业年营业收入900亿元左右。全市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5家,参与联合体的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300多家,年营业收入260亿元左右,辐射带动农户约30万户。全市积极开展“一村一品”村镇创建,截至目前,我市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1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7个。
“聚民心” 文明乡风“活”起来
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着力聚焦传承培树好家风,创新机制除陋习。全市总动员,村镇齐参与,使乡村“增颜”,让群众尽享环境之美、生活之美、民风之美。
走在裴庄村的街道上,道路两边房屋的墙面上绘满了关于“桃文化”、思想道德、传统美德、乡村文明、廉政建设的宣传画。走进裴庄村村史馆,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几张木桌上,陈列着很有年代感的煤油灯、陶罐等老物件,每件物品都在诉说着曾经的艰难岁月,激励着裴庄村人朝着更好的日子大步前进。
裴庄村注重新风培育,坚持以文明村镇建设为抓手,以新乡贤文化为引领,建立健全“一约五会”制度,设立善行义举榜,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好儿子、好媳妇、好公婆、文明卫生户、脱贫致富户“三好两户”评选表彰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引导教育全村干部群众,推动形成尊老爱幼、文明健康、遵纪守法、勤劳致富的农村社会新风尚。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倡树乡村文明新风尚,广大群众从“袖手观”到“拍手赞”、从“站着看”到“动手干”,村里面貌焕然一新,社会文明新风尚蔚然成风。
身处龙池头村,处处可以感受到黄龙文化,坊间流传着美丽的黄龙传说,龙池头的“龙”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龙,属“黄龙”。龙池所处之地即贾鲁河故道,也就是古时小黄河。“黄龙”就是小黄河的文化概念,是“黄河文化”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寓意中华民族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龙池头村持续做好惠民利民、德化人心等工作,不断提振村民精气神、焕发文明新气象。自2021年8月15日组织成立龙池头孝心志愿服务办公室以来,以孝文化为切入点,从树孝风、定孝制、开讲堂、做孝事、树榜样5个方面,打造乡愁馆、幸福苑等志愿服务阵地,挖掘、弘扬龙池头黄龙文化和红色感恩文化,助推文化自信、文化振兴。
新希望播种在沃野田间,新活力孕育在美丽村落。在奋力谱写家乡巨变的美丽篇章中,秀美活力的乡村新貌愈加清晰,一幅“有产业、有颜值、有乡愁、有活力、有福祉”的生动图景,正在广袤的三川大地铺展开来……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