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28日
第A06版:社会与法·庭审内外 PDF版

法庭“搬”到群众家门口

法官带着国徽去开庭

巡回法庭开庭现场

□记者 朱东一/文 通讯员 樊帅/图

挂上国徽,摆好桌椅,一个简易的巡回法庭就这样被“搬”进了村委会的大院里。这种“接地气”的审判方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快捷、高效的司法服务。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市两级法院为进一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实际,积极打造集诉讼服务、巡回审判、法治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便民法庭,真正把法庭“搬”到群众家门口。

今年6月,项城市贾岭镇的两位古稀老人因道路通行问题起了纠纷。为帮助老人解开心结,项城市人民法院贾岭人民法庭庭长王艳玲和书记员顶着炎炎烈日,深入纠纷发生地开庭审理了此案件。

庭审中,王艳玲积极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并从情、理、法等多角度进行劝导。最后,在村干部和双方子女的协助劝说下,原被告双方认识到各自的错误,相互道了歉,原告当庭撤诉。双方子女表示会把事情处理好,争取让双方老人都满意。

选择什么样的案子进行巡回审判?在法官看来,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案件,成为法官每次开展巡回审判的一个重要考量。

“土地纠纷是农村地区常见矛盾纠纷类型之一,案件虽小责任却大,处理稍有不慎就会使矛盾升级。”鹿邑县人民法院观堂人民法庭法官汲留杰说。

今年6月25日一大早,汲留杰一行人便驱车赶往鹿邑县郑家集乡孙楼村,开庭审理一起土地纠纷案件。开庭前,为了更好地了解案情,汲留杰顶着高温对涉案土地进行了现场勘验。

庭审现场设在郑家集乡孙楼村村室。村室墙壁上悬挂着庄严的国徽,红色横幅上“鹿邑县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几个大字非常醒目。法官依照法定程序开庭进行了审理。

听说法院来家门口开庭,不少群众围过来,坐在小板凳上认真旁听。庭审后,法庭干警趁此机会,为旁听群众讲解了土地纠纷的类型和处理方式。

今年以来,我市两级法院加大巡回审判力度,以公开宣判、送法下乡等形式不断扩大巡回审判的社会影响力,减轻群众诉讼成本,实质化解群众纠纷,为司法工作赋能,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2023-08-28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212301.html 1 法庭“搬”到群众家门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