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撰稿人: 宋丹丹 老子学院(研究院)研究员 李晓英 周口师范学院老子暨中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
传承优秀文化,解读历史经典,开启智慧之光。今天,我们共同学习 《道德经》第39章。
老子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这一章,是《道德经》章节中字数最多、篇幅最长的一章。本章,老子进一步表述“道”的特质,并为“道”作出了一个新的命名——“一”。理解这一章,关键是要搞清楚什么是“一”?在后面的第42章中,老子将为我们讲述道化生万物的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很显然,“一”是由“道”派生出来的。我们回过头联系前几章中老子提到的“载营魄抱一”“故混而为一”“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等,由此可见,“一”是各种不同力量相互交融的均衡统一,是阴阳平衡的状态,是阴阳矛盾的统一体,可以说是对“道”的最高礼赞,其强调与崇拜的程度,远远超过了以往的定义,比如“谷神”“玄牝”“橐龠”“惚恍”等众多名号。“一”最关键的特性在于不二性,它体现的是根本和永恒。所以,本章开篇,老子从多个角度来阐述“一”的功用:“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老子用“天”“地”“神”“谷”“万物”“侯王”6个例子说明了保持平衡中和状态和阴阳失去平衡的结果,重点强调天的清静、地的安宁、神的灵妙、谷的充盈、万物的生长、国家的安定,无一不是“一”的作用。“一”代表的就是“道”,它是构成一切天地万物不可或缺的要素,是万物存在的基础和生命的源泉,而事物之所以存在和运行,恰恰是因为它们合于“道”。
老子向来善于对问题作深入的探讨,尤其注重对问题的正反两方面进行探讨,更倾向于探求事物的反面,为的就是更加确信事物的正面。所以,老子便将问题的对立面用极其生动准确的文字来表达:“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由此可以看出,这段话是对开篇正面论述的反证,“清”对“裂”、“宁”对“废”、“灵”对“歇”、“盈”对“竭”、“生”对“灭”、“正”对“蹶”。这些对比立刻使我们有了想象的空间,这种想象是如此清晰明确,仿佛让我们看到,如果天地万物不尊道、不合道的话,天将崩裂,地将震溃,神将失灵,谷将枯竭,万物将灭绝,侯王也将失去他的尊贵,一切的一切都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由此可见,天地万物都是合道则生,若背道而驰,只会自取灭亡。
这一正一反的论述,简单却不失力度地说明:天、地、神、谷、万物、侯王相互之间的和谐都是“道”在起作用,这恰恰是“道”存在的必然性。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正是在多样性与差异性的相生相成中、在“道”的调配整合下而生生不息的。正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一”就是阴阳之间的相互统一,所以从整体概念上来看,“一”就是“道”;从内部构成上来看,“一”是阴阳两方面的相互对立统一。所以,“一”注重的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差异性与多元性的基础上和而不同的境界,是更高意义上的对立统一。这恰恰也是由“道”衍生出来的“道法自然”理论,以及衍生出来的矛盾对立统一和物极必反的朴素辩证法思维。
老子用“一”来提领世界,强调万事万物之间阴阳平衡的道理,一旦阴阳失衡,一系列问题都会随之出现。因此,老子引出了“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的主张,是说君与民也是一对矛盾,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鱼水关系。侯王如果心态失衡,把自己定位过高,就会自命不凡,脱离群众,最终会失去根基,导致天下大乱。只有放低身段,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与百姓打成一片,才会得到百姓的信任与拥戴。
说到这里,给大家分享一则小故事:南北朝时,“书圣”王羲之的第四世孙王僧虔书法艺术精湛,被称为“天下第一”。齐高帝萧道成也是书法爱好者,大臣奉承他的书法也是“天下第一”。齐高帝听闻王僧虔的大名后,颇感不服,于是召见他一决高下。王僧虔巧妙地回答:“臣书第一,陛下亦第一。”齐高帝听后脸色立刻变得很难看,在场的大臣也为王僧虔暗暗捏了一把汗。接着,王僧虔不慌不忙地解释道:“高贵的皇帝怎么可以和低贱的臣民放在一起比较呢?我的书法是所有臣子中的第一,而陛下的书法是皇帝中的第一。”王僧虔的回答既承认了自己,也肯定了皇帝,他用皇帝尊贵的身份与自己卑贱的身份作为区分,巧妙应对,堪称高明。
老子说:“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这里我们不免有些疑问,为什么侯王要称自己为“孤家”“寡人”或“不谷”呢?君王位高权重,不应该高高在上吗?治国者要想取得天下大治,首要条件是要懂得天下百姓的安危才是国之根本。国家的根基在下而不在上,任何决策与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百姓,失去了百姓,治理便无从谈起。老子强调治理国家的君王一定要谦卑自牧,这也是为什么侯王自称“孤”“寡”“不谷”的原因。“孤家”“寡人”是君王谦虚地说自己孤独不受拥戴,自认为德行不够,是寡德之人。“不谷”的说法可能大家不太熟悉,“谷”,本意是指百谷、粮食的总称,在这里引申为俸禄、养育、善、美好等含义,“不谷”也是侯王常用的一个谦称。《礼记·曲礼》:“于内自称曰不谷。”“不谷”,就是指不善的意思,又因为谷能养人,所以,“不谷”也就是指不能生养万物的意思。这些谦称虽然在君主制时代是荣耀、至尊的专属词,但它们的本意却是谦下、谦卑。在这些谦辞里,蕴含着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自处低下是长存之本,这正符合了老子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紧接着,老子用反问的语气说:“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意于进一步强化君王应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轻易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在百姓之上,应注意因势利导,顺其自然。
在本章的最后,老子用“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来表明他的态度。什么是“至誉无誉”?就是抛弃个人名利的诱惑,不刻意追求名誉,才能带来最高的荣誉。这也正是老子说的“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那么这句话怎么理解呢?为什么最高的荣誉反而是没有荣誉呢?这是因为大道的运行规律是“反者道之动”,任何追求一旦过了头,势必会走向反面。身居高位时,更应该注意多从反的方面来平衡约束自己,保持谦卑随和,恪守朴素朴实的本性,追求“珞珞如石”的质朴无华,而不追逐“碌碌如玉”的尊贵华丽,不务虚浮之名,这正是老子一贯坚持的立场。
总之,本章中,老子通过对“道”和它的功用的进一步解读,说明“道”是天地万物存在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但最终的落脚点依然还是告诫侯王,自大是最大的愚蠢,自谦才是自我最大的觉醒,提示侯王要时刻体悟“道”处下、居后、谦卑的属性,做“珞珞如石”般质朴坚忍的人君。②2
(记者 黄佳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