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1日
第A07版:文化周口·书香 PDF版

智慧的彼岸

——老子《道德经》解读

◇张君民

(接上期)

第二十七章

【原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译文】

善于行车的人,不留下车辙;善于言谈的人,不留下把柄;善于计算的人,不用筹码;善于关门的人,虽没有门闩却使人不可打开;善于捆绑的人,虽没有绳索却使人不可解开。因此,圣人善于人尽其才,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叫作内藏着的聪明智慧。因此,善人可以做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不尊重他的老师、不爱护他的学生,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解读】

本章老子告诫统治者要掌握和遵循大道,成就善人,善待不善人,消除社会对立,使百姓和睦相处,实现社会和谐发展,这是治国的要义。

老子先举了几个形象的例子,阐述做事要遵循“道”的重要性。行、言、数、闭、结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做的动作,但“行而无迹”“言而无瑕”“数不用筹”“闭无关楗”“结不用绳”,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而这恰恰是善人与不善人的区别。

善人是效法天地之厚重者,安然自重而不轻动强为;效法天地之笃静者,超然守静而不躁动妄为。不强为、不妄为,就是一切遵循自然之道,直至与大道融为一体,看似无所作为,实则无所不为!

善行者,学大道无形,不知其来,不觉其往,德化众生、滋润万物而无声;善言者,学大道无声,以身作则,默然示之,百姓畏威怀德,欣然相从;善数者,循大道之法,星移斗转,四时交替,不须巧谋算计,天下之事便了然于胸;善闭者,遵大道之理,知关闭之玄妙,谙关楗之所在,以开为关,以退为进;善结者,贵大道之德,关闭情欲,恪守精神,不须教化,便可结心凝力。

这就是善人的境界,与大道融为一体,胸怀全局,掌控局面,游刃有余。当为则为,不当为则不为,说话做事都发自内心,所说的话、所做的事,自然而然,不炫耀,不苛求,自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天地化育万物,一视同仁,不会偏爱任何一物,也不会放弃任何一物。圣人效法天地之道治理国家,也不会因为谁是所谓的善人而多加偏爱,也不会因为谁是所谓的不善之人而随便抛弃。在圣人的眼中,无可弃之人,亦无可弃之物。

对于善人,应视其为榜样,以其为师,使自己逐步接近大道,成为善人;对于不善之人,应该以其为鉴、引以为戒,从他们身上吸取教训,完善自己。

世上的人各有其用,能够视各人的能力、性格进行教育分工的就是圣人。孔子弟子三千,他根据弟子的不同情况和特征因材施教,使他们各得其所。子路少年时,十分鄙陋,人们都以为他不会成才,但孔子以礼仪教育他,使他“儒服委质”,后来以政事闻名于世,成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圣人之所以善救人,正是因为他能找到他人不善的原因所在,因材施教,使不善之人成为善人。

由此可见,不论在常人眼里是善是恶,在圣人眼里,是没有善恶之别的,一人一物,皆有可用之处。成功者之所以成功,一定会有成功的理由,总结出来就是经验;失败者之所以失败,也有其原因,总结出来就是教训。从成功者那里学习经验,从失败者那里汲取教训。不为人师,便为人资,皆无轻言抛弃之理。

所以,有知识才能的人,就是那些没有知识才能的人的老师,而没有知识才能的人,正是有知识才能的人所要借鉴、帮助、教育的。不尊重教师,不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虽然各怀聪明,但其实是糊涂的。这是教育的精髓!③22

(未完待续)

2023-09-21 ——老子《道德经》解读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214358.html 1 智慧的彼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