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2日
第A04版:百名记者大走访 PDF版

新安集:特色种植地生金

葡萄喜获丰收。

桑葚挂满枝头。

贾楼行政村枚香园里的葡萄大丰收。

市民采摘火龙果。

□记者 高洪驰 文/图

“这一茬火龙果基本结束,所剩果子不多了。”国庆节前夕,记者来到沈丘县新安集镇马楼行政村一处火龙果种植基地采访,正在查看火龙果长势的杨雪刚热情地从大棚里迎了出来,他边走边介绍。    

走进火龙果种植棚内,只见一排排火龙果秧悬挂在支架上,犹如一道道绿色屏障。一些还未完全成熟的火龙果红绿相间,犹如一盏盏彩色灯笼挂在枝头,枝蔓上还有少许黄色的花朵含苞待放。杨雪刚摘下一个硕大的果子,随手用刀切开,红色的汁液瞬间流了出来,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这里的火龙果都是自然成熟,使用的全部是农家肥。虽然今年火龙果的市场价低于往年,但是总体收入还算可以。” 杨雪刚一边热情地让记者品尝火龙果,一边介绍说。2020年,他的父亲患病住院,在广东务工的杨雪刚便回到老家照顾老人,因此无法再外出务工。经过考察后,杨雪刚决定种植火龙果。说干就干,在镇、村两级干部的大力支持下,当年,杨雪刚投资30余万元,流转土地9亩,并通过在南方打工时认识的朋友帮忙,购置了火龙果苗,建起了火龙果种植基地。“第一年,由于技术不过关,苗子被冻死一部分,勉强收回本钱。”回忆最初创业时的经历,杨雪刚苦笑着说道。

“第二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向广东的一个朋友学习火龙果种植技术,掌握了基本技能,收益不少。”杨雪刚说,他种植的火龙果除一部分供应附近超市外,还有一部分供游客自由采摘和零售。“今年的价格偏低,每亩地比往年少收入四分之一左右,但是还比种植其他作物强得多。”杨雪刚看着手里新鲜的火龙果,欣慰地笑着说。

告别杨雪刚,记者又来到贾楼行政村枚香园葡萄种植基地。这处葡萄园紧邻S102省道,葡萄园的女主人李美正在路边售卖葡萄,一个简易的货架上摆满了一串串青翠欲滴的葡萄,旁边的地上有序地摆放着整箱的葡萄。

随后,她带领记者走进葡萄园深处,遮天蔽日的葡萄架下,一串串绿色的葡萄下垂着,葡萄架下弥漫着诱人的清香,让人垂涎欲滴。

“这个葡萄园共有130亩,种的全是阳光玫瑰,亩产在2000公斤左右。往年平均销售价格是每斤6元左右,由于今年行情不是太好,估计盈利在15万元左右。”李美说。

“俺常年在这个园子里打工,每天有80元的收入。”焦喜英是贾楼行政村群众,常年在枚香园务工,负责施肥、除草等工作。焦喜英说,像她这样在枚香园里常年务工的群众有50余人。

“走,到俺村的桑葚园看看。”郭寨行政村党支部书记郭全志说道。离开枚香园,记者跟随郭全志来到郭寨行政村的桑葚园。该桑葚园位于李庄自然村,由于园主李宁外出联系业务,桑葚园值守员老李接待了记者。

在桑葚园内记者看到,桑树新发枝条上的桑叶还透着鹅黄色,犹如春天的嫩叶。老李掐掉一个嫩芽拿在手上说:“这可是一道好菜,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的功效,在饭店每盘要几十元呢。”

“为啥每棵树上的枝条都是新发的呢?”记者不解地问道。

“每年桑葚采摘结束后,都要及时把老枝条剪去,这样可以防止养分流失,更主要的是来年可以结更多的果实。”老李回答说。

郭寨行政村振兴大讲堂的一角,摆放着一个特色产品陈列柜,里面摆放着桑葚糕、桑葚酒、桑葚茶、桑叶面、桑葚干等系列桑葚产品。郭全志介绍说:“我们村的桑葚园总共有50余亩,每年可产鲜桑葚近10万斤。桑葚成熟时,到这里采摘桑葚的游客可多了。”

“除一部分桑葚供游客采摘外,对大部分桑葚进行了深加工。”郭全志说,为了提高桑葚的附加值,大部分桑葚加工成了桑葚糕、桑葚酒,新鲜的桑叶经过清洗晾晒后,加工成了桑叶面,有的加工成了桑叶茶。“由于村里没有加工车间,这些产品都是运到外地加工的。”郭全志有些遗憾地说道。

“通过多方协调,目前已经争取到一处建设用地,马上就可以动工了。”新安集镇镇长郭留胜说,为支持特色农产品生产和深加工,镇里正在筹建桑葚产品加工车间,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很快就可以开工建设。

据了解,近两年来,沈丘县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工作中,鼓励和支持各乡镇结合自身情况,在不占用基本农田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业、畜牧养殖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新安集镇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发展农村经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抓手,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特色农业种植。

目前,新安集镇形成了以马楼火龙果、贾楼葡萄、郭寨观赏葫芦和桑葚等为主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不但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还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助推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特色农产品种植,已经成为该镇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②15

2023-10-12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215484.html 1 新安集:特色种植地生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