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瑞才 杜营营 文/图
本报讯 文房四宝千百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案头不可或缺的物件。历史上多少文人墨客用毛笔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词名句,绘出了一幅又一幅的经典画作,那么作为重要书写工具的毛笔又是怎么制作而成的呢?
10月12日,记者先后走进周口市文化艺术中心毛笔博物馆展厅、八一大道御笔坊毛笔传统技艺展示馆以及七一东路御笔坊毛笔生产加工基地探寻毛笔生产过程。“看似一支简单的毛笔,背后却要经过分毛、脱脂、去绒、装毛、齐毛等128道工序才能淬炼而成,手工制笔技艺入选省级‘非遗’目录,传承这门老技艺,就是传承历史文化……”汝阳刘毛笔技艺第67代传承人之一——刘建飞说。
据了解,在刘建飞的执着坚守及传承创新下,汝阳刘·御笔坊毛笔先后获得多项“省字号”“国字号”荣誉,已成为周口、河南乃至全国都响当当的一张文化名片。②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