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023年11月07日
第A03版:热点 PDF版

鹿邑县任集乡:“芹”奋创造财富

任集乡吕楼行政村村民在采收芹菜。

村民为芹菜称重装箱。

□记者 牛思光 刘华志 文/图

11月初,鹿邑县任集乡的芹菜采收、销售逐渐进入旺季。在鹿邑县任集乡吕楼行政村的数百亩芹菜田里,砍割、截茎、装袋、称重、装箱,一箱箱芹菜从地头运送到外地来的大货车上。

“按照订单标准,每箱23斤,一亩地能收6000斤左右。”吕楼行政村蔬菜经纪人丁红旗说,“两个小时后,这些刚采收的芹菜就会出现在交易市场,一天以后就会出现在各大城市市民的餐桌上。”

环境优越适宜芹菜种植

“鹿邑芹菜”栽培历史悠久,以商品性好、耐贮运而闻名,远销北京、上海、深圳等各大城市,产量位居全国“四大芹菜生产基地”之首。

“鹿邑芹菜”株型紧凑、色泽翠绿,叶柄宽厚、粗纤维少,质地脆嫩、清香味浓,钙、铁含量比其他芹菜高出许多。因品质优、口感好,“鹿邑芹菜”享有“水果芹菜”的美誉。

2018年2月,“鹿邑芹菜”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地理标志农产品,2019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020年,鹿邑县成功申报农业农村部“鹿邑芹菜”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

“鹿邑芹菜”能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得益于鹿邑县独特的地理环境。鹿邑县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非常适宜芹菜种植。充足的阳光照射、较大的昼夜温差,使芹菜茎叶生长缓慢,营养物质积累较多,造就鹿邑芹菜“挺、实、脆、鲜”的独特品质。

2023年10月25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2023年河南省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名单,鹿邑县任集乡芹菜种植基地成功上榜,“鹿邑芹菜”再获殊荣。

形成基地辐射作用

“鹿邑芹菜”核心产区在鹿邑县任集乡。任集乡开展蔬菜种植已有30多年历史,蔬菜种植面积达1.4万亩,其中塑料大棚面积6100亩,总产量8.9万吨,实现收入2.6亿元。

“鹿邑芹菜”种植以任集乡冷庄村为中心,辐射发展到武店、王寨、小胡等12个行政村,建立了无公害农产品“鹿邑芹菜”种植基地,面积达到8000亩。

据了解,为了推广芹菜种植,任集乡成立了蔬菜种植技术指导服务中心、蔬菜技术服务站,并在各村配备蔬菜种植指导员。发挥以冷庄蔬菜生产基地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吸纳种植能手和蔬菜经纪人加入,形成抱团营销的架构,确保菜农能最大程度盈利。

在任集乡的辐射带动下,周边乡镇种植芹菜近万亩,形成了以任集乡为中心的芹菜产业带。任集乡也相继荣获全国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豫东芹菜第一乡”等荣誉称号。

规模集群发展

经过多年发展,“鹿邑芹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逐渐形成“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科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

在“鹿邑芹菜”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基础上,任集乡积极申报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的认证。从播种育苗、整地栽培、施肥防病到收获包装,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要求,使芹菜产业向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转型。通过建立蔬菜生产可追溯系统,推动蔬菜产品达到绿色标准,使“鹿邑芹菜”真正成为绿色放心菜。

任集乡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名优新特品种,推动蔬菜产业向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转型;大力发展成以冷庄村为中心的蔬菜规模产业带,并以科技带头人张习敬建立的鹿邑保健西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鹿邑县冷庄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带动周边群众进行蔬菜种植。

产业带动致富

在鹿邑县绿通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冷库内,20余名工人正在将刚收获的芹菜筛选、装袋、称重、装箱。“工人是计件发工资,手脚利索的工人,一天能收入几百元。”合作社负责人张志强介绍,“这批芹菜是电商订单,芹菜从采收到包装全程网上直播。”

通过龙头合作社带动,种植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自身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推行“订单蔬菜”“合同种植”“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等经营模式,让更多的村民迈入小康生活。

现在的任集乡有各类种植专业合作社近百家,流转土地近2万亩,拥有蔬菜大棚1200座,其中现代化育苗温室6座、配套储存冷库12座,通过吸纳大量剩余劳动力,带动5000余人就业。

在芹菜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与之相伴的其他产业也得到不断发展。在芹菜田间管理、采收、储运等环节,有的人从事种子、农资、农机服务,有的人经营起包装、冷藏、运输业务,更多的人从芹菜产业中找到了自己的致富门路。③7

2023-11-07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217394.html 1 鹿邑县任集乡:“芹”奋创造财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