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马蹄》开篇谈到马的本性,“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即马的蹄、毛、足在大自然环境中各有其作用,天性使然。庄子进一步阐述“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即人具有不变的本性,织布穿衣,耕作进食,这叫作人的共性——“命曰天放”。老子在《道德经》里阐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万事万物有各自的运行法则,人类应尊重自然,不违背事物的运行规律。
◎节日是用以纪念的,传统节日除了纪念,还是对文化的传承。如何更好地传承,那就要找到传统节日的正确打开方式,让它融入时代脉搏,让人们在其中找到自我、表达自我、展示自我,相信这个节日从外看是热闹非凡,从内看是填满心间。
不久前,借着万圣节举办的一场本土角色扮演在上海连续上演数天。从抖音视频里可以看到,这场角色扮演热闹非凡,除了让人倍感亲切的“中国元素”,“梗”和“段子”也给这场角色扮演增分不少:“唐僧”面对“女施主”的邀约面露胆怯,霸气外露的“华妃”路过镜头翻出她那经典白眼,穿着的确良布料指挥歌唱的“伍佰”与“观众”打成一片……
这是一场年轻人的狂欢,他们借着万圣节进行游戏互动、充分表达自我,在这场狂欢里毫无保留地释放自己。有人担心文化侵袭——“这群年轻人,国人自己的节日还没过这么热闹呢”。过得热闹与否,要考虑大家是否融入节日,情感诉求是否被满足,是否在节日里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让自己与节日文化产生联系。
《庄子·马蹄》开篇谈到马的本性,“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即马的蹄、毛、足在大自然环境中各有其作用,天性使然。庄子进一步阐述“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即人具有不变的本性,织布穿衣,耕作进食,这叫作人的共性——“命曰天放”。老子在《道德经》里阐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万事万物有各自的运行法则,人类应尊重自然,不违背事物的运行规律。
所以,顺应自然规律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对事物加以合理引导,才能达到事物发展的最佳效果。拿上面如何引导年轻人传承传统节日文化举例,我们需要顺应其天性,让文化同时代、同人的内心相连接,与生活相融合,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从视频看,虽说是万圣节,这场角色扮演却没有南瓜灯、装扮鬼魂等万圣节的节日元素,角色扮演的是唐僧、孙悟空、财神爷、张飞等本土形象,还有近日占据网络头条的李佳琪、那英,以及围绕《武林外传》《甄嬛传》等本土影视作品的桥段表演等,这场角色扮演更像是当代年轻人借洋节日搞“文化输出”的百变大咖秀。大家以装扮的方式展示自我,用“梗”和“段子”的再次演绎表达情感诉求,这与万圣节好似关联也不大。
印象中,年轻人是洋节日的主角,圣诞节、万圣节、愚人节等等,年轻人是最活跃的群体。年轻人辨别能力弱,他们向往自由,洋节日轻松的氛围吸引年轻人靠近,也许他们对洋节日是怎么一回事并不了解,只是跟风欢乐一把,不能被冠以“崇洋媚外”,若传统节日有契机能够表达诉求、展示自我,那么在这些节日里他们依然能够成为主角。
向往自由和美好是人的天性,通过游戏抒发自我、宣泄压力也是很常见的方式。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传统如何与现代结合,让国人在传统节日里也能够代入自我、表达自我。近些年,端午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越发热闹了。如端午节,全国各地举办大大小小的龙舟赛,赛场上选手们上演“速度与激情”,互联网这头,观众们纷纷摩拳擦掌。龙舟赛,赛不是最重要的,通过赛让龙舟文化融入生活、焕发生机,从而更好地被传承和发展才是最重要的。再比如七夕节,我们能从大大小小的媒体平台看到歌颂爱情的古诗文,细细品读,仿若回到古代,被唤醒了沉睡的记忆,感悟一字一文中,蕴含的浪漫和厚重。
节日是用以纪念的,传统节日除了纪念,还是对文化的传承。如何更好地传承,那就要找到传统节日的正确打开方式,让它融入时代脉搏,让人们在其中找到自我、表达自我、展示自我,相信这个节日从外看是热闹非凡,从内看是填满心间。①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