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猛
近期,年轻人“下了班、上夜校”的夜生活方式在社交媒体中频频“出圈”,在上班与上进之间选择上夜校,不少网友直呼“下班后才是真正的生活”。
年轻人上夜校,可以在工作之余放松身心、学习充电、结交朋友。相比升学考试类、职业资格类的培训班,夜校开设的课程丰富多元且价格实惠,教学机构也较为专业和正规,不少课程还相当受欢迎。
“夜校”一词充满了年代感,曾经发挥过普及知识、启蒙大众的重要作用。在一个精神内耗、职场内卷的社会,年轻人白天在工作中焦头烂额,晚上还要应对各种交际应酬。对夜校的热衷折射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自我治愈的追求,希望静下心来做一些事,在知识的熏陶中充实心灵世界。
“夜校热”不仅满足了年轻人的文化需求,同时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契机。长期以来,不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受众十分有限,年轻人对传统的中医、书法、茶道等一知半解。他们选择这些课程,能近距离接触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夜校的走红,也给城市管理者出了一道新考题。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应当在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上持续发力,有效盘活文化资源,扩大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面;开发、挖掘一些能吸引年轻人的课程、活动,让处在快节奏生活中的青年群体有新追求、好去处,形成一种既新颖又健康的生活方式。②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