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1日
第A08版:文化周口·百姓写手 PDF版

冬至吃饺子

杨亚爽

时间老人的脚步,从容地踏进一年中最后一个月的门槛,眼看着冬至又到了。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母亲,想起她冬至包的饺子。

在我们豫东地区,冬至有家家户户吃饺子的习俗。大人们常说:“冬至饺子夏至面,谁要不吃亏半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在那个物资匮乏、缺衣少食的年代,白菜和萝卜是冬天的主要蔬菜。到了冬至这一天,为了让一家人好好吃上一顿饺子,母亲早早就进厨房,动手做准备工作。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农村人饭桌上的饺子馅儿比较单一,以萝卜馅儿为主。母亲知道我不爱吃萝卜,为了使包出来的饺子口感更好,她先把青皮萝卜洗净,切成薄片,放在开水锅里焯半熟,捞出来晾凉,再放到案板上剁碎,然后用一块干净的布包住,用力挤出多余的水分,最后,放到一个搪瓷盆里,加入切好的大葱或一小撮绿油油的蒜苗,放上油和调料搅匀。待饺子皮擀好后,在包的时候,边包边放盐,以防萝卜里浸出更多的水分。那时候,肉是不常吃到的,但在母亲的精心烹饪下,冬至这顿饺子,总会让一家人吃得舒舒服服。

后来,我长大了才知道,冬至在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它起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人们习惯将冬至称为“冬节”“亚岁”等。怪不得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人们会在这一天吃饺子以示庆祝。在《清嘉录》一书中,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这充分表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冬至这一节气的重视。冬至这一天,饺子是北方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

时间如白驹过隙,国家发展一日千里,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平日里吃顿饺子,再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后来,我到外地读书,然后参加工作,不在父母身边,每年冬至来临,母亲都会打电话叮嘱我别忘记吃饺子。母亲把浓浓的爱,全都寄托在那一个个小巧玲珑的饺子里了。

2023-12-21 杨亚爽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221155.html 1 冬至吃饺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