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4年01月19日
第02版:要闻 PDF版

又闻鼙鼓催征时

□弘璟

时光匆匆,又是一年。从不同平台和渠道收集整理新年献词(贺词),几成爱好。这些来自传统媒体、时尚新平台,甚至源于个人公众号的献词,让正常的时序交替具有了文化含量颇高的仪式感,辞旧迎新的气氛被一篇篇文字拉升得满满的,实在是让人提神、来劲。

咀嚼着这些有滋有味的献词,处在一波接一波的情感震撼中,不由得心生激动,欲记之而后快。

为每一篇献词的横空出世而感奋。不同的平台,一样的情绪。大家都走过了不容易的一年,此刻,驻足回望,用文字在时间年轮上镌刻下奋斗的印记,很有意义。众多媒体的献词,因为戳中了“点”,让人们立刻就有了感觉。像《南方周末》每年的献词内容,简直如央视春晚一样,虽不可少,但又得经受大众的犀利评判。平心而论,作为时评,献词代表着媒介的鲜明态度,每一篇都能让人感受到创作时的精心谋篇、字斟句酌和推出时的鲜活与热情,说它们都是美篇当不为过。

为每一段文字的温度和情怀而动容。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应该是国人跨年时最温暖的相伴了,“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一句句说到百姓心坎上的家常话,岂止是赞誉如潮的“金句”啊,简直就是大家一年里的动力源。正是因为有了习近平主席的鼓励和关爱,我们的生活才更有奔头;因为有了最高层的旗帜引领,才有了央视新闻“笃定冲刺 坚韧长跑”、澎湃新闻“找到自己的渡口”、《河南日报》“与时代双向奔赴”等一大批既抚慰心灵、又催人奋进的深情召唤。

为丰富多样的文字表达而叫好。细细品读、比较这些献词内容,有的文采飞扬、诗意翩翩,有的质朴直白、诚意满满;有的真心致敬平凡人物,有的深情讴歌伟大时代;有的侧重总结过往,盘点一年来的精彩片段、高光时刻、感动瞬间,有的着意面向未来,为新一年的出发加油鼓劲、打气呐喊。当然,点赞的同时,也读出了某些文字中的瑕疵。迎新时刻,奋力呼喊,劲儿使大了就容易“破音”,有的献词要求本地本行业“开局即决战,起步就冲刺”,提倡“5+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激情可以理解,但显然不够科学。任何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岂可冒进、硬冲?相比之下,《中国青年报》希望“年轻人不要总熬夜”“注意劳逸结合、一张一弛,在长期奋斗中人生出彩、梦想成真”就饱含温馨,这样的文字也才更走心、更入脑。

胜负之征,精神先见。一篇篇新年献词,就是新一年的出征战鼓和进军号角,有了精神的指引,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奋进身影,当无数个深受感召的背影叠加起来,那就是我们这个国家坚毅前行的浩荡力量!②22

2024-01-19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224597.html 1 又闻鼙鼓催征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