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23日
第04版:文化周口·连载 PDF版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本期撰稿人:陈大明 中国老子文化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秘书长,老子学院(研究院)研究员

传承优秀文化,解读历史经典,开启智慧之光。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这一章主要讲柔弱的作用和无为的效果。篇幅不长,我们先串讲一下: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至柔,柔弱到极点,这里是指最柔弱无力的东西,比如水、气等。驰骋本意是策马奔驰、疾行飞奔,引申为控制、驾驭。至坚,坚硬到极点,这里是指最为坚硬、牢固的东西,如金、石等。意思是天下柔弱到极点的东西能够驾驭天下坚硬到极点的东西。

无有入无间。无有,无形,指无形的道。无间,没有空隙,指有形的万物。意思是无形无踪的力量,往往能够穿透没有任何空隙的东西。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是以,以是、凭借这些。知,认识、了解。益,益处、收益。意思是我凭借着这些就认识到了施行“无为而治”所带来的益处。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希,通“稀”,稀罕、极少。及,赶上。之,指代“不言之教,无为之益”。意思是普天之下几乎没有什么能赶得上施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的效果。

这一章从分析天下柔弱到极点的东西,却能够驾驶天下坚硬到极点的东西入手,由无形无踪的力量常常能够穿透看似没有任何空隙的东西,自然引出施行“无为而治”的益处。并强调,不发一语的教导和不有意作为的境界,天下很少有人能够达到。在这里,老子通过认真观察自然界、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深化了对“柔弱胜刚强”理念的认识,并由此生发开去,落脚到“无为而治”的作用与效果上。

的确,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够驾驭天下最坚硬的东西。电能透过金石,风能穿透肌肤;庞大如大象,可以踏平房屋,可是无奈于一群蚂蚁;人能够战胜一切,可是对潜伏体内的病菌和不断出现的病毒似乎是没有非常有效的应对办法。由此可见,人生在世,不可以强硬的姿态出现,切忌锋芒毕露、咄咄逼人,更不能以强梁的姿态出现。强梁者不懂“柔弱胜刚强”之理,更不懂知足知止之道,盲目自信、自大、自恃,最后发展为不可一世、为所欲为,常常以赌徒的心态行事,下场往往不妙。历史上,盖世天才拿破仑率领精锐法军横扫欧洲,气势如虹,那是何等的强梁,但最终在侵略俄国的战争中失败,复辟后再败于反法联军,落得被囚于孤岛郁郁而终的悲惨结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希特勒更是强梁一时、狂妄自大,结果自取灭亡,遗臭万年,这都应了老子“强梁者不得其死”的预言。

之所以出此预言,是因为老子深知柔之胜刚。弱之胜强是天下大道的基本属性,“弱者道之动”,柔弱不争是天下大道的运行方式,而人道应当遵从天道,也应谦下贵柔,抱朴守静。不能汲汲于争强好胜,应该效法天道的“至柔”去立身处世。当然,这种“柔”并非柔弱无能,而是建立在明白天道基础之上的顺应自然,服从物理人情,形式上虽是柔顺的,但本质上却蕴含着至大至刚,具有不可战胜的力量。正因为“弱者道之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在治理国家和社会时,必须施行以不言之教为特征的“无为而治”。

老子以锐利的目光观察世道人性,以睿智的头脑分析天下大势,深刻认识到礼坏乐崩的春秋末年,周天子日弱,诸侯王日强,欲望膨胀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老子感叹道:“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也就是说,自然无为的道理本不难理解,只是由于侯王们竞奔于“占有”的跑道上,企图跑到“无限”或不断地接近“无限”,因此对无为之益不以为然,所以老子才感慨万端地说“天下希及之”。

这不是侯王愿不愿意、能不能施行的问题,而是天下大道所蕴含的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的必然要求。能够施行“无为而治”,就是循道而行,就能够顺民意、得民心、聚民望,天下归心,百业兴旺,繁荣富强。历史上田齐的黄老之学和汉初的黄老政治作为官学显学,倡导“无为而治”,成就了“齐国霸业”和“文景盛世”;唐初把老子尊为“圣祖”,封为“太上玄元皇帝”,唐高宗携武则天亲临老子出生地河南周口鹿邑祭拜老子,唐玄宗两次亲注《道德经》,第二次注毕后在唐皇家庙鹿邑太清宫镌立《开元神武皇帝道德经注碑》昭告天下,成就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明太祖朱元璋注解《道德经》,明初力推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仁宣之治”;清世祖亲注《道德经》,清初推行轻税减赋政策,成就了“康乾盛世”。这五大盛世,都是直接或间接在老子“无为而治”思想指导下取得的。历史上,这些国家的社会治理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了老子在这一章作出的“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的论断。社会政治的发展证明老子的这一论断是非常富有预见性的,不说历朝历代多有造作妄为的统治者出现,时至今日,世界上不仍然有以霸权思维、强权态势处理国际关系的妄为国家和不顾环境恶化、生态危机而追求经济利益的妄为者吗?这些霸权国家和妄为者的确应该认真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深入领悟东方大哲人老子所说的“不言之教,无为之益”蕴含的大智慧。

说到行“不言之教”,诸葛亮的事迹对人们是颇有启发的。诸葛亮从小立志高远,怀抱兼济苍生的大志。他认为要成才必须先立志。在《诫外甥书》中,指出立志是成才的基础,主张立志必须高远,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最终抵达成功的彼岸。他写道:“大丈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如果志向不高远、不坚定,则会出现相反的结果。“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诸葛亮以此训诫后代子孙,也是自己的人生总结。他自己在这方面身体力行,行不言之教,为儿孙做出了榜样。他一生廉洁奉公,生活俭朴。诸葛亮在给后主刘禅的折子中写道:“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如此清廉,诸葛亮不愧为一代贤相。他严格要求自己,虽贵为丞相,但从不搞特殊化,尤其严格要求子女,绝不因自己是丞相就让他们受到特殊照顾。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将自己的独生子诸葛乔过继给诸葛亮。诸葛乔在蜀国官至驸马都尉,本当安居成都,但诸葛亮外出打仗,他的子弟们都随军押运粮草,诸葛亮认为诸葛乔也应该与他们同甘共苦,于是便命诸葛乔跟着大家一起押运粮草。这对他的所有后代无疑是一个良好的教育:不搞特殊化,让他们在一种与普通民众平等的环境中成长;不娇纵他们,使之没有优越感,从而与他人和谐相处,培养适应社会、不依赖祖上、独立生存的能力。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诸葛亮廉洁自律、平等待人的作风,对后代子孙是一种无言的教育。他不只是人们心中智慧的化身,更是一位善行不言之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道德典范。

总之,老子在这一章通过对“天下之至柔”能够主宰和驾驭“天下之至坚”的引伸发挥,引导世人尤其是具有治国理世职责的侯王重视“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并自觉自愿地去施行,进而收到既有益于自身,又兼济天下的效果。

(记者 黄佳 整理)

2024-01-23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224838.html 1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