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25日
第A07版:文化周口·百姓写手 PDF版

缝纫机

刘亚军

因哥哥家拆迁,他把缝纫机挪到了我家,那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娘使用过的一台飞人牌缝纫机。那些年,这台缝纫机在我家是立了大功的。

那个时候,我爸当村长。说是村长,我看像服务员,整天处理些东家长西家短的事。我娘总说他“外活勤,家活懒”,村民却说他是一位好干部。不过这可忙坏了我娘,每天起早贪黑,地里的活要干,家里的活也要干,晚上还要做手工活,为我们兄弟姐妹做鞋缝衣。

我娘是苦命人,她小时候学习成绩很好,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家中兄弟姐妹多,没钱供她上学,我娘上完小学就辍学了,帮助家里操持家务。

我爸好脾气,无论是地界纠纷,还是家庭琐事,村里人都到我家评理,我家总是难以安宁,争吵声不绝于耳。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有的村民对我爸的处理结果不满意,我娘有时怕“管闲事,落闲气”,总说让我爸别当村干部了。当时,村干部工资低,没能力的上面不让干,有能力的又都外出挣钱去了,所以我爸辞不掉职,只能任我娘唠叨,一如既往地当村干部。

我娘心灵手巧,最为拿手的是做虎头鞋,她做的虎头鞋在村里可是出了名的。当时,缝纫机还很稀缺,我爸顾家少,为了减轻我娘的负担,就拿出卖一窝猪崽的钱210元,托在县城工作的亲戚买了一台上海产飞人牌缝纫机,它也是那时我家唯一一个大件。“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是我小时候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就这样,缝纫机成了我家与左邻右舍联络感情的纽带。邻居们时不时会将自家的衣料拿来做,对此,我娘总是笑脸相迎,热情接待。我娘教大家做衣服和虎头鞋,村里的妇女都喜欢到我家讨教做活。记得那年逢会,我在会上选了一块豆青色布料,让我娘给我做了一件褂子,穿上很是洋气,既好看又舒服。邻居家的小弟非得买个上衣跟我换,在他的软磨硬泡下,我跟他换了,他高兴得眉飞色舞。我娘人缘好,从没跟人吵过架,倒是我们兄弟几个从小不听话,给娘惹了不少麻烦,娘总是面带笑容给人赔礼道歉。

我娘做事总是为别人着想,教育我们不要欺负人,不做坏事、多行善事。虽然我娘学问不高,但她所说所做不正是《易传·文言传·坤文言》里所说的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大道理吗?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生活富起来了,衣服料子越来越柔软细腻,色彩越来越斑斓,样式越来越新颖别致。缝纫机基本完成了它的使命,渐渐地退出了人们的生活。我们兄弟姐妹也都上班了,爹娘到了颐养天年的岁数。放在我家的那台缝纫机,我舍不得扔掉,向我所驻村的村支书家要了根缝纫机皮带,又请师傅修理好,看起来焕然一新。这台缝纫机承载着昔日农村人的和谐与善良,传递着我儿时的快乐与回忆,给我温暖,让我一路向阳。

2024-01-25 刘亚军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225254.html 1 缝纫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