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9日
第06版:文化周口·连载 PDF版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本期撰稿人: 陈大明 中国老子文化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秘书长,老子学院(研究院)研究员

传承优秀文化,解读历史经典,开启智慧之光。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老子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这一章老子运用排比句式,以辩证思维说理,说明应从总体上处理动静之间的关系,强调清静才是天下正道。先整体讲一下,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成,原意为完整的乐曲,古乐一变为一成,九变而乐终,九成完毕,称为大成。老子在这里用“大”,含有超出常人理解的范围、进入更高一层的意思。下面“大盈”“大直”“大巧”“大辩”中的“大”,也是这个意思。“大成”在这里引申为最完美的事物。缺,缺憾、欠缺。弊,消减、败坏。意思是最完美的事物仿佛有缺陷,但是它的功用不会消减。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盈是满,冲是虚、空虚的状态。穷,穷竭、穷尽。意思是最大的充实仿佛很空虚,但是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屈,同曲。拙,笨拙。讷,不善辩说。意思是最挺直的外在表现仿佛弯曲;最灵巧聪明的好像表现为笨拙愚钝;最好的口才好像不会说话。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躁,疾走、快速运动。胜,克制、战胜。静,安静。为,则、而。正,正道,引申为主宰。意思是疾走可以克制寒冷,安静可以化解炎热,如果能够做到清静自守,就可以使万物自化,从而成为天下的主宰。

对于这一章老子所阐述的观点,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从修身角度看,老子是在论述人品修养。道的法则,要求内敛俭啬,反映在人品修养上,就是所有的、进入更高一层的“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辩”的内涵,都是以“缺”“冲”“屈”“拙”“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不自吹,不自是,不炫耀,不矜持,以卑下的姿态为人处世,方能为人生留下余地并能够成为天下人的楷模。另一方面,从方法论角度看,老子在这里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屡试不爽的思维方法,这就是,任何事物都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高明的人要善于在实际生活中透过各种眼花缭乱的表象,洞悉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洞察先机,把握本质,争取主动,建功立业。至于“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也可以从高层次与低层次两个层面看。高层次的直是大直,那是总体上的直,一节一节去量有弯曲,但不失其大直;高层次的巧是大巧,是总体上的巧,一处一处地去看有笨拙,但不失其大巧;高层次的雄辩是大辩,是总体上的雄辩,一句一句去说有不善辩,但不害其大辩。反过来说,一节一节的直保持不了总体上的直;一处一处的巧保证不了总体上的巧;一句一句的雄辩保证不了总体上的雄辩。总的原因就是眼界太窄了,顾及不到大的方面。这一章老子要说明的重点不单纯是相反相成的问题,更主要的是让人们视野开阔一点,从总体上去把握事物,不要像常人那样陷在局部里跳不出来,所以才一再强调“大”。

在老子看来,静是一种力量,没有静,就没有动,就没有事物的生生灭灭。经过静,事物的动才有力量。静更是一种智慧,人们常有这样的感受:被某事困扰了,此刻如能“入静”“致静”,智慧的灵光就会闪现,克服困难的办法便会随之而来。因此,从总体上认识并把握动与静的辩证法,应当以静制动,动才有意义,不是不要动,也不是只要静,而是认识到动静之间,静是主导方面,不能忽视甚至丢掉了这个主导方面。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说:“动与静,也是人生论中一个重要问题。最初提出这个问题者,是道家。儒家与墨家的思想,虽然倾向于动,但都没有关于动的理论,也没有反对静的话。道家不赞成儒墨的动,而主张虚静或清静。后来影响甚大,儒家亦受影响……最先讲静者,是老子……老子主张柔弱无为,必然要反对动,而以静为生活之准则了。”可见,清静自守,不仅是保身的需要,也是进德修业的基本途径。正如深得老子之道的政治家诸葛亮所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进入并保持清静状态,一要神静。神指心神,老子所说的“涤除玄鉴,能无疵乎”,指的就是心神宁静,犹如江天一色,舒远辽阔,毫无纤尘,更无阻隔。在这种状态下,才能神清气爽,经得起诱惑,抑制住欲望,守得住定力,进入少私寡欲、抱朴守静的胜境。二要言静。言,指语言,周太庙《金人铭》开篇就告诫天下人:“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老子则认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主张“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由“慎言”到“不言”,足见言静的重要。沉默是金,说得体的话,说合时宜的话,说入脑入心的话,绝不说大话、套话、废话、脏话、假话。三要身静。身指行为方式。老子主张“后身”“贵身”“爱身”,其实说的都是身静。不可鲁莽,不可冲动,更不可急于求成,要以恰当的行为举止,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得恰如其分。有了“三静”修养,就能固守清静,从而淡泊从容地为人处世,进入“以静识物,以静观心”的境界。

与这一章的“清静为天下正”相照应,老子在第三十七章提出了“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的论断,直接对具有治理国家和社会职责的侯王提出了告诫。这一告诫,也被周恩来总理接受并躬身践行。

周秉德在《我的伯父周恩来》一书中谈到,她的爸爸周恩寿最大的遗憾之一,就是在有生之年没有能够回江苏淮安老家看看,而其原因就是“伯伯在时,伯伯不准”。周恩寿曾不止一次地向周恩来提出想回老家看看的要求。有一回,周恩寿被周恩来叫到中南海西花厅观赏盛开的海棠花,周恩寿乘着周恩来兴致很高的机会委婉地说:“哥哥,听尔辉来信说驸马巷老家的房子太破旧,尤其是你住过的房子,再不修就要倒塌了。淮安县委已经说了,要帮着把房子修葺一次,先让住在里面的几户人家搬出来。要不要我回去一次,看看怎么修?”周恩来随即明确回答说:“不用了。淮安县委来人,我已经给他们讲过了。院里的住户不需搬迁,我们的房子,尤其是我住过的房子,要塌就让它塌掉,塌平了最好,不许翻盖维修,更不允许搞什么纪念馆组织群众参观。我平生最恨的就是封建主义的那一套——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只要活着,就不许搞。”周恩寿说:“你是总理,你回去有光宗耀祖之嫌,我平民百姓一个,难道也不能回去看看吗?”

周恩来没有退让:“不能,就因为你是周恩来的弟弟。你想想,如果你回去,县委能不派人接待你陪同你吗?明摆着要给地方的同志增加负担、添麻烦的事,你又何必去做呢?”

韩素音在《周恩来与他的世纪》一书中认为:“周恩来没有回淮安,因为他明白,他如果回去,他的各门亲戚马上会得到地方官员青睐和特殊照顾,这是难以避免的。”“尽管他在那里的童年生活并不愉快,但是他并不怨恨那里的房屋,也不讨厌淮安。他只是不想让他家获得任何特权。”

周恩来的高风亮节,正是对“清静为天下正”的绝好诠释!

总之,老子在这一章以朴素辩证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的属性与优势,告诉人们如何由表及里地判断与把握事物的本质,对加强并不断提升自身修养颇有教益。在社会管理和治理中掌握动与静的辩证法,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就能够收到“清静为天下正”的管理治理效果。

(记者 黄佳 整理)

2024-02-29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228185.html 1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