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东,三月下旬,春日的阳光洒满大地,万物复苏,路边的沟渠里生机勃勃,各种野草疯长,似乎要把贮存了一冬的绿色都拿出来。在这个季节,故乡的榆树也开始展现它独特的魅力,嫩绿的榆钱挂满枝头。榆钱是春天的使者,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希望与喜悦。
榆钱是榆树的翅果,其外形圆薄如钱币,故而得名。榆钱,与“余钱”同音,因而也有“吃了榆钱会有余钱”的说法。
在我的童年时光里,智慧的母亲总善于利用这些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榆钱成熟的季节,母亲会采摘一些,为我们做美味的榆钱饭。随着时光的流逝,我渐渐长大,离开了那个充满欢笑与童真的村子。城市的喧嚣与繁忙让我几乎忘记了那些曾经的快乐时光。直到有一天,我在市场上看到了榆钱,那一刻,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榆钱饭有好多种做法,要说最难忘的,还是母亲做的蒸榆钱。母亲蒸榆钱的过程十分讲究。她会仔细挑选那些鲜嫩、饱满的榆钱,冲洗干净。我还不能爬树的时候,榆钱都是父亲爬到树上捋下来的。父亲爬树很麻利,他腰里拴一根长绳,爬到树上后,用绳子把竹篮拉上去,骑在树杈上,把一串串榆钱捋到篮子里。我长到七八岁时,捋榆钱这活儿就由我来做了。农村孩子似乎天生会爬树,我学着父亲的样子,麻利地爬到树上,尽可能往高处攀爬,因为那里有更为肥嫩的榆钱。那时候小,不知道什么叫害怕,母亲站在树下却提心吊胆,一再提醒我小心。
直到捋满一篮子,我才从榆树上下来。母亲把榆钱先倒入簸箕,挑出杂质,把挑选好的榆钱倒进面盆,用清水淘洗几遍。洗好后,控干水,加入适量的面粉、盐和五香粉,搅拌均匀。母亲在蒸锅里加入适量的水,烧开后,将拌好的榆钱放入蒸笼,摊开。随着水蒸气的升腾,榆钱的清香开始在灶房弥漫。这种清香很吊人胃口,我和弟弟妹妹会盯着蒸笼,等着榆钱出锅。
终于,母亲停止烧锅。等水蒸气慢慢淡去,母亲掀开锅盖,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升腾在灶房里。伴随着淡淡的榆钱香,原本翠绿的榆钱,已经变成浅黄色,变得软糯可口。母亲把事先调制的蒜泥或者切碎的蒜苗和榆钱混在一起,搅拌均匀。更诱人的是,母亲取下挂在墙上的香油瓶子,用筷子在瓶子里蘸一下,飞快地在榆钱上滴几滴,刹那间,整个灶房都是香油味儿。我迫不及待用筷子夹起一团放入口中,那香甜的味道瞬间唤醒我的味蕾。
我每次吃到这道菜,都能感受到母亲的温暖和爱意。如今,母亲已是耄耋之年,无法再亲手为我蒸榆钱。母亲蒸的榆钱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份深深的回忆,它让我想起了故乡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