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何晴
故事要从新四军著名将领彭雪枫的一张合影照说起……
1940年的一天,彭雪枫与《拂晓报》的编辑、记者合影,站在彭雪枫右边、双手插兜、略显腼腆的小伙子,就是本故事的主角姜鸿起。
姜鸿起1920年出生于扶沟县韭园镇太康营村,家境贫寒。七七事变后,他踊跃参加地下党组织的抗日救亡运动,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抗日宣传活动中的表现,引起了时任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彭雪枫的注意。1938年8月,姜鸿起怀揣彭雪枫将军的亲笔推荐信,一路辗转来到延安抗大学习。半年后毕业,他主动要求到彭雪枫领导的《拂晓报》工作。
《拂晓报》是彭雪枫的“三件宝”(拂晓剧团、《拂晓报》、骑兵团)之一,也是我党较早创办的战地报纸。在这里,姜鸿起一手握笔、一手拿枪,成为一名杰出的新闻战士。他常常白天随部队采访,在枪林弹雨中写稿、编稿,晚上一回到营地,赶快趴在炕头、地上,刻写蜡字、校版。患有肺结核的他,往往是吐着血丝拼命干。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里,姜鸿起在《拂晓报》从事了6年的编辑、记者工作。
在《拂晓报》老报人的记忆中,有一个关于姜鸿起“夜半要馍”的故事。一天深夜,鸡都叫了,还在挑灯刻版的姜鸿起突然站起来,轻轻晃醒同事说:“有馍没,叫我吃点吧!饿得实在撑不下去了。彭师长写的一篇重要社论明天一定要见报,现在还没刻完。”同事起身找来两个黑窝头,姜鸿起接过来就塞到了嘴里。同事急忙阻拦道:“都冻成冰蛋子了,烤烤再吃吧。”他却脖子一伸,咽下了一大口黑窝头,并指指肚子,风趣地说:“来不及了,放在这里烤吧。”
在扶沟县姜鸿起烈士纪念馆,陈列着几份姜鸿起编辑刻印的《拂晓报》复印件。一张普通的报纸,背后却藏着一段新闻战士以笔为枪的荣光。1940年,《拂晓报》作为中国一份抗战报纸,在法国巴黎万国报刊博览会上展出,姜鸿起等人高超的钢板刻字技术引起轰动。姜鸿起以笔为枪,讲述的与日寇血战到底的故事,得到了国际友人对中国人民的同情与支持。这一年,姜鸿起刚满20岁。
1944年,一代名将彭雪枫壮烈殉国。17岁起就追随彭雪枫的姜鸿起,决心“到一线去战斗,为彭司令报仇”。同事说:“记者也是战士,也在战斗。你不是非常喜爱当记者吗?”但姜鸿起执意要到一线去。他与同事约定:“等革命胜利了,再回来当记者。”
1945年,姜鸿起来到对敌斗争的最前线,从新闻战士转变为地方军政干部。次年,他回到家乡,担任中共豫皖苏扶太西县城关区区长,带领军民与国民党顽匪开展斗争。
1948年6月5日,姜鸿起得到秘报:有一股敌军要到扶沟县城南马村集一带村庄征粮要款。他立即带人前去清剿,凌晨时分,住宿到扶沟县城南的小何庄,不料被国民党的顽敌包围。“同志们快撤!”听到枪声的姜鸿起一边让战友撤退,一边紧握手枪向敌人射击。姜鸿起率人马安全突围后,又冒着枪林弹雨返回,接应受伤战士,不料被敌人包围。他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被敌人乱枪射中,倒在血泊之中,年仅28岁。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