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是在我十岁左右相继离世的,他们的模样随着我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模糊,但童年的一些事是我这辈子都无法忘怀的。
我记得小的时候,老家院子里种了一棵枣树,有一年,爷爷为了让我和弟弟吃上新鲜的甜枣,三四点钟天不亮便从老家出发,步行二十多公里到淮阳城区我们现在的家。到家后没见到我和弟弟,水没喝一口就跑到学校去看我们,见了我们后又匆匆赶回老家。现在想想,爷爷当年已是八十岁高龄,一天步行约百里路,该是何等劳累。
还有一次是春节前,我回老家和爷爷一起赶集。我特别兴奋,因为赶集时爷爷会给我买好吃的。那次赶集我对鞭炮特别感兴趣,因为小不懂事,闹着让爷爷给我买鞭炮。爷爷拗不过我,买了一小挂。说实话,要是跟着父亲我不敢那样要东西,闹的结果说不定就是屁股上多一座“五指山”。买了鞭炮后,爷爷又买了什么年货我已记不起来了,只隐约记得回来时爷爷挎的竹篮子有点空。爷爷奶奶平时养的有只母羊,母羊每年可以生两窝羊崽,一般每窝有两只,第一窝羊崽养大了卖钱贴补家用,另一窝养到春节,一只卖了买年货,另一只宰了吃。爷爷煮肉时,我们十几个堂兄妹会像小鱼一样围在地锅前。爷爷怕烫着我们,边烧锅边喊:“离锅远点!别掀锅盖子!”羊肉煮熟后,爷爷会给我们每人分一块。那时日子虽然穷,但真的开心快乐。爷爷奶奶因为岁数大干不动农活,除了养羊,没有其他收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买年货都是精打细算到角到分的。
后来我成家有了孩子,父亲对他很是疼爱。因为儿子是猴年出生的,父亲就给他取了小名森森,寓意像猴儿生活在森林里那样自由自在。虽然那时候家里日子过得还是拮据,但父亲却经常给儿子买这买那。每次父亲下班回家,无论多累都要抱抱儿子,把他驮在肩上逗一会儿。父亲是在儿子两岁时住的医院,呼吸衰竭人快不行的时候才回到了家。农村有个规矩,将要去世的人是要在老家堂屋走的。父亲弥留之际睁大双眼不停地往四周瞅,想说什么又发不出声音。有邻居提醒,说快把森森抱来。我把儿子抱到父亲跟前,他看到儿子后嘴角扬了扬,才慢慢平息下来闭上了双眼。
如今,我有幸也成了爷爷,孙子牛牛两岁半了,整天爷爷长爷爷短地叫着,我心里就像喝了蜜似的甜,真正体会到“隔辈亲”的含义。我想清楚了,当年我的爷爷给我们送枣,哪里只是送枣,是太想念孙子了,想见孙子一面啊;我也明白了,为什么当年日子过得那么艰难,爷爷宁愿少买些年货,也要满足孙子的愿望;我也理解了,父亲在弥留之际没有见到他的孙子,为什么就是不肯闭眼!
爷爷奶奶陪伴我们的时间有长有短,如果有幸你的爷爷奶奶健在,多去陪陪他们吧,你的到来会让他们身边增添一束光,照亮和温暖他们的生活。如果你不幸没有了爷爷奶奶,在这个清明,去他们的坟前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