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田亚楠 文/图
春色恰如许,读书正当时。趁着周末,上四年级的王子硕在妈妈的陪伴下,走进市图书馆。选定一本书后,王子硕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在周口,类似的阅读场景还有很多,各学校教室里面书声琅琅,遍布全市的流动图书车广受欢迎,众多名家参与的公益讲座人山人海……据市图书馆统计,过去一年,市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及购买新书24000册,服务读者36.1万人次,外借图书31.8万册次。
从高楼座座到书香阵阵,是产业硬实力到文化软环境的全方位展现,是现代化城市崛起的必经之路。如今,在三川大地,浓郁书香已溢满全城。
读书活动常相伴 盈盈书香沁心灵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著名作家张平老师,让我印象深刻。”尽管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张平新书分享会已经过去一个月了,但每次看到有张平签名的那本《换届》,市民刘启飞还是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张平老师劝诫我们要多读书,并且给我们推荐了一些书,我感到非常受益。”
建设“书香周口”离不开优质内容的供给,有优质书籍和高质量活动,才能让更多人爱上阅读。“今年伏羲书展期间,我们在全市开展了53项读书活动,包括亲子读书会、书香进校园、经典朗诵等,进一步丰富了本届伏羲书展活动形式,赋能‘书香周口’建设。”市图书馆副馆长勾雅娜说。
与名家面对面交流,是“书香周口”建设的日常一景。过去一年,包括王跃文、殷健灵在内的数十位名家先后做客周口,与读者面对面交流。在此基础上,周口每年举办读书相关活动上百次,这些活动如同一颗巨大的磁石,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回归阅读。
如今,浓浓的阅读氛围感染着城市中的每一个人。依托愈发成熟的全民阅读体系,2023年,我市围绕春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开展系列文化活动,服务群众5万多人次;组织举办“世界读书日”暨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惠及群众20万人次;依托数字平台,开展数字阅读推广活动,参与读者19万人次……诸多务实的举措和接地气的阅读活动,使全市上下“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阅读氛围愈发浓厚,实现了全民阅读推广多维化、全覆盖,真正让书香飘进了千家万户。
“今年,我们谋划开展亲子阅读、好书推荐、知识竞赛、经典诵读会、读书分享会等各类主题活动,把市图书馆打造成市民和游客停留歇息的‘网红’打卡地、文艺青年聚集地、书友读者向往地,成为周口的精神文化粮仓。”市图书馆馆长李佳说。
公共书屋全覆盖 市民阅读更方便
在城市的喧嚣中,总有一个地方能让你停下脚步,在书海里畅游。遍布周口的道德书屋便是这样的地方。
“在公园设立道德书屋非常好,大家在娱乐之余,还可以坐下来看看书。”秦进语是一名阅读爱好者,位于铁路主题公园的道德书屋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
走进道德书屋,整齐的书架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书籍,前来阅读的市民络绎不绝,他们或静心阅读,或精心挑选,享受着知识带来的愉悦与满足。室内设施完备,电子借阅机、桌子、凳子、空调、饮水机等一应俱全。
随着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增强,全民阅读的氛围愈发浓厚。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丰富等优势,努力构建“书香周口”全民阅读服务体系,根据人口分布和需求,统筹设置公共阅读设施,构建以市图书馆为核心、道德书屋为分支、流动图书车为辅助的公共阅读服务空间布局,并依托数字平台,精心打造网上阅读阵地,真正实现全民阅读触手可及。
小书屋、大世界。我市在公共文化空间陆续设置朗读亭、阅读体验区,扎实推进公共图书馆无障碍环境阅览室建设,购置盲文书籍、电脑、读书机等设备,保障特殊群体基本阅读权益,实现阅读全区域、全覆盖。“我们还利用流动图书车,开展送书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和进机关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来,市图书馆共开展送书活动17次。”市图书馆工作人员王卫华说。
农家书屋小阵地 群众生活“加油站”
走进示范区搬口街道贾寨行政村的农家书屋,书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各种类型的图书,有1500余册,从老人到小孩,都能在这里找到一本自己喜爱的书籍。
58岁的贾金国是这间书屋的常客,每天都会来这里读书看报纸,一呆就是大半天。“翻阅自己喜欢的书籍,让我的生活更加充实。”在他看来,农家书屋散发着浓浓的书香,传播着知识与希望。
“放假时间是书屋最忙的时候,村里的孩子们大都选择在书屋里看书,书屋里坐不下了,就拿着书在屋外读,可热闹了。”贾寨村党支部书记贾广锋说,书屋的存在让孩子们有了好去处,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简直就是孩子们的“充电站”。
除了孩子们,不少村民也经常来书屋“取经”。“前些年在外地打工,这几年回家搞养殖,没事就来书屋学习养殖知识,对我有很大帮助。”村民贾显发说,自己身边有不少返乡创业的朋友,经常到书屋查阅有关经营、政策之类的书籍和文件,学到了实用技术,掌握了致富信息,受益匪浅。
贾寨行政村浓厚的读书氛围,是我市“书香周口”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强力推进阅读阵地提升工程,充分发挥农家书屋职能,广泛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不断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一间农家书屋,就是一座精神粮仓。目前全市建成农家书屋近5000个,打通了村民阅读“最后一公里”。随着更多阅读空间嵌入城市的各个角落,这些“家门口的书房”将吸引更多的人前去阅读,把藏于书中的知识用于实际生活当中,让书香更浓郁。②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