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
第05版:文化周口·聚焦 PDF版

文献里的悠悠沙颍河

岳霄

沙颍河在历史上一直是连接南北的水运大动脉,在久长的岁月里,“一条大河波浪宽”,沙颍河和贾鲁河上樯桅林立、白帆似云,周口人“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引以为傲的600年古城文化和历史,都是和沙颍河有关的朵朵浪花。

只是笔者认为,我们不能仅仅沉醉在600年的时间段里,追本溯源,我们不妨做一次穿越,探沙颍河从何而来,寻沙颍河两岸千年文化遗存,从浩繁的历史文献里寻找更久远的历史文化记忆。

文献检索之一:沙颍之初

中国古代将四条独立入海的大川及其八条主要支流称为“四渎八流”。“四渎”是河(黄河)、江(长江)、淮(淮河)、济(济水)。“八流”分别是黄河的支流渭水、洛水,长江的支流汉水、沔水,淮河的支流颍水、汝水,济水的支流泗水、沂水。“四渎八流”都源出名山,河出昆仑、江出岷山、淮出桐柏、济出王屋,所流经的区域文明进化又比较早,因此古人视“四渎八流”为具有神性的大水。

“八流”中的颍水即颍河,它是自然形成的河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曰:“颍水出颍川阳城县西北少室山……秦始皇十七年灭韩,以其地为颍川郡,盖因水以著称者也。”颍川即今禹州,阳城县西北少室山即登封嵩山。

颍河在古代又有渚河、沙河之称。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曰:“颍水……经襄城县北亦谓之渚河……颍水合蔡亦兼有沙河之称。”乾隆十九年《淮宁县志》曰:“沙河即颍水,土人名为沙河。《尔雅》云颍出为沙,则沙之称名由来已久。”

沙河的上游古称滍水,历史非常久远。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曰:“滍水出南阳鲁阳县西之尧山。”鲁阳即今鲁山。尧山得名于“尧之末孙刘累,以龙食帝于孔甲,孔甲又求之,不得,累惧而迁于鲁县,立尧祠于西山,谓之尧山”。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滍”字时说:“滍水出南阳鲁阳尧山东北,入汝。从水,蚩声。”明朝嘉靖年间《鲁山县志》始将滍河写作沙河。

文献检索之二:邓艾屯兵沙颍河畔

三国时期(220年~280年)邓艾屯兵的故事在沙颍河两岸流传,沙河之滨的商水县邓城镇据说就是邓艾所筑。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三国魏黄初五年,曹丕为水军,亲御龙舟,循蔡、颍浮淮,如寿春,将以伐吴。正始四年,司马懿欲广田蓄谷于扬豫间,使邓艾行陈、项以东至寿春,艾以为:“昔太祖破黄巾,因为屯田,积谷许都,以制四方。今三隅已定,事在淮南。每大军出征,运兵过半,功费巨亿。陈、蔡之间,土下田良,可省许昌左右诸稻田,并水东下。汝水、颍水、莨荡渠水、涡水,皆经陈、蔡间入淮。令淮北屯两万人,淮南屯三万人,什二分休,常有四万人且田且守,益开河渠,以增灌溉,通漕运。计除众费岁合五百万斗,以为军资,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斗与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以此乘吴,无不克矣。”懿善之,遂北邻淮河,自钟离以南,横石以西,尽水加比水四百余里,五里置营,营六十人,且田且守。兼修广淮阳、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淮、颍,大治诸陂,于颍南、颍北穿渠三百里,灌田二万顷。淮南、淮北仓庾相望,自寿春至京师农官屯兵,鸡犬之声,阡陌相属。每东南由事,大兵出征,水加凡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艾所建也。

邓艾充分利用沙颍河流域的地理和水运资源屯兵备战,写下了一个古代战争史上的优秀个案,传下了以水养兵、以水制敌的千古佳话。

文献检索之三:扬子院米溯淮入颍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唐)元和十一年(816年)讨吴元济,初置淮、颍水运使,扬子院米自淮阴泝淮入颍,至项城入溵,输于郾城,以馈讨淮西行营诸军,省汴运之费。”具体的水运路线是“时运米泝淮至寿州四十里入颍口,又泝流至颍州沈丘界五百里至于项城,又泝流五百里入溵河,又三百里输于郾城”,文中距离的表述为虚数,“凡历千三百余里,盖迂言之”。

扬子院是唐朝盐铁转运使在扬子县所置的巡院,扬子院米即经扬子院转运的军粮大米。从以上记载可知,当时,扬子院的军粮大米从淮阴经淮河进入颍河,在项城、商水境内入溵水,而后到达郾城,为讨伐叛军的部队所用。溵水即今汾泉河与沙河的前身,商水县隋唐五代时称溵水县、溵州,即由溵水过境而得名。宋建隆元年,宋太祖赵匡胤避父讳赵弘殷的“殷”字,将溵水县改为商水县。

《读史方舆纪要》记载的这条唐朝水运路线是颍水的故道,与今日沙颍河的走向有所不同。这个记载证明,在唐朝,沙颍河就是一条官方使用的运粮水道。这条颍水故道到了宋朝还在使用,它就是老百姓传说的赵匡胤运粮河。

文献检索之四:赵匡胤运粮河不是传说

宋朝(960年~1279年)国都在汴梁开封,由南部北运的漕粮主要经惠民河运输。“惠民河,亦名贾鲁河,即沙水旧称,亦曰蔡河,俗呼为小黄河。”这条惠民河就是今天的贾鲁河。惠民河到周口后汇入颍河,颍河东流入淮河,这就是宋朝的漕运水道,老百姓称之为赵匡胤运粮河。

从周口进入宁洛高速公路向东走不多远,就会看到一个“运粮河”的路标,在宁洛高速公路下面穿过的就是传说中的赵匡胤运粮河,亦是颍河的故道。这条河道上游的河口在周口市区的新街北口,河道向南经新街、中州大道与七一路交叉口、韩营、杨脑转向东,经陈营、单庄出市区,流向练集、黄寨、南顿、丁集、官会,在直河头入汾河。市区内的河道早已不存在,下游河道依稀尚存。这条河道在宋朝以前是非常繁忙的漕运水道,明朝还在使用。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当我们触摸文献,这些文字的笔画镌刻出我们周口人血脉中的点点情愫,乘着沙颍河的一叶扁舟,古风袅袅对话千年。

2024-05-16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237913.html 1 文献里的悠悠沙颍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