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
第06版:文化周口·书画 PDF版

一瓢居书话

张华中

(接上期)

二〇八

夫情,于书中,甚是了得。凡七情者,喜、怒、忧、思、悲、恐、惊,各有区分,自然可观。用之于书,喜则色秀而形媚,怒则势颠而姿狷,忧则墨滞而肉敛,思则笔耽而意绵,悲则资屈而骨寒,恐则迹诡而血缓,惊则神悚而气散。此外,仍有恨、怪、恼、愤、慨、嗔、恕等等。情之所至,或碍或执,或深或浅,不可端倪,变化万千。

二〇九

润格宜贴醒目处,访者一目了然。此举有五益:开诚布公,无有砍价之忧,一益也;与帖为伴,省去无谓礼道,二益也;作回丈夫,亦减应酬之虞,三益也;远离尘嚣,日渐儒袍加身,四益也;读史听琴,一定守心自暖,五益也。

二一〇

古人品书,多与人相关。“书如其人”“见字如面”“观其字如知其人”,皆人、书并重,书品即人品也。

书之技泱泱繁繁,仅举笔画中“避让”与“呼应”即能得知书法是怎样潜在地引导人们为人处世的。“避让”从礼而来,沿袭至今。“避”能“止损”,远离伤害。“让”是谦恭,是“退一步海阔天空”。此番行为皆为“和而不同”之至高境界,是君子之风在书艺上最完美之体现。而“呼应”则告诫人之做事,有头尾、慎始终、展精诚、识大体、重协作、懂相向之和谐要旨。

如细究,凡书法能表现出的礼仪、气韵、情感、诉求、取舍、境界等,在人们生活及为人处世中皆能找到与之对应的事与物。

二一一

习书之大患也,莫大乎“为吾有身”,而略于无碍;溺乎小技,而疏于大道;勤乎声、色、味、触、法,惰于无为之用。自今及古,未有循此途而成“托天下”者也。

二一二

习书,一半烟火,一半清欢。手持烟火以谋生,莫停、莫忘、莫随风;心享清欢以修行,且行、且吟、且从容。

(未完待续)

2024-05-16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237915.html 1 一瓢居书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