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彦章 王晨/文 梁照曾/图
5月29日上午,由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河南省文学院、《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共同举办的《印象·现场——我所认识的墨白》首发式在河南省文学院举行。
来自河南省文联、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社科院、中原出版集团、郑州大学出版社与河南高校的4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首发式。
河南省文联原党组书记王守国、中原出版集团原总编辑耿相新、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武皓、河南省社科联副主席袁凯声、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孙先科、河南省小说研究会会长墨白为《印象·现场——我所认识的墨白》首发式揭幕。
河南省文学学会副会长卫绍生宣读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贺信。贺信高度评价了《印象·现场——我所认识的墨白》一书。这本书以第三方的视角,详细记录了墨白这位中国当代作家的成长轨迹,深入剖析了墨白文学世界中的“颍河镇”所蕴含的丰富价值观、创作观和美学思想。
贺信中说,这些有温度的文字不仅让我们从多个侧面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墨白的生活与创作,感受到了他作品的价值与成就,更是对中国新时期文学进程的一种深刻关照。这部鲜活的文献资料集,无疑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中国当代作家成长过程的珍贵记录,对于研究和理解中国当代文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守国高度评价了墨白及其兄长孙方友的文学创作之路。他指出,这两位从淮阳颍河畔小镇走出的作家,虽然创作风格迥异——一个传统,一个现代,却形成了独特的互补与对比。在中原作家的成长轨迹中,书写乡土和历史往往是主流,但墨白自踏入文坛起,便以现代派小说、先锋小说等新颖风格吸引了广泛关注。墨白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累累硕果,更在文学理论方面有着重要贡献。墨白作为一位纯粹的作家,其小说作品和众多研究成果都证明了这一点。
袁凯声说,在对河南作家作品的研究中,墨白的作品给他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阅读《印象·现场——我所认识的墨白》一书后,他的这一印象得到了进一步印证。袁凯声强调了墨白独特的观察与感受世界的方式。墨白以别具一格的视角和思考,将我们身处的现实以不同于常人的方式展现出来。这种对世界的感知、认知和表达方式极具个人风格,深刻又独特。墨白通过自己的方式,描绘了存在的困境、失望、痛苦和迷茫,同时也在探寻这些社会现实背后的普遍性和深层意义,揭示了人的存在本质。
袁凯声对墨白描述世界的方式表示赞赏。他认为,文学是一种富有深意的叙事艺术,而墨白的作品正是这种艺术的典范。其作品所表达的意味与所追求的形式完美融合,宛如硬币的两面,共同构成了他独特的讲述方式。这种讲述方式不仅赋予了墨白作品深刻的世界意义,也使其创作在新时期中国文学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耿相新深入剖析了墨白作品中的“颍河镇”这一独特符号。耿相新说,墨白的写作不仅局限于“颍河镇”,更将笔触延伸至镇外,这种地域性的向外扩张,实际上也是作者对生与死主题的深层次探索。他巧妙地将“颍河镇”与更广阔的世界勾连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这种从乡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到世界的主题探索,不仅具有深刻的意义,更体现了墨白作品的独特价值。
以《手的十种语言》为例,耿相新认为这部小说在区域性与世界性上达到了完美结合。它不仅展现了“颍河镇”的地域特色,更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人性的复杂与世界的广阔相联系,呈现出深刻的文学景观。
在阅读分享环节,与会专家、学者纷纷发言,对墨白的文学创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进才代表本书主编、《河南大学学报》主编李伟昉就本书的编辑和出版背景与过程作了说明。
“墨白先生以其卓越的文学作品创造了一个虚构的文学王国——‘颍河镇’。”李伟昉虽未能亲临现场,但在其传来的书面发言中表达了他的观点,“在这个充满想象力的文学世界里,墨白展开了深刻的叙事,不仅深入挖掘了小城镇人物的心理深度,更将触角延伸至广袤的中国乡村与社会,最终聚焦于‘人类更为本质的东西’。”
刘进才作为本书的编选者,详细介绍了书籍的内容。本书收录了自1994年至今的30年间,国内众多作家、诗人、评论家等撰写的关于墨白的印象记、研讨会综述,以及研究论著的前言、后记等50余篇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全面记录了墨白从一位业余作者成长为专业作家的艰辛历程,更展示了近百位文学界人士对墨白文学创作与中国当代文学关系的多元观点。
孙先科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此次首发式,既是对墨白文学创作成果的一次全面展示,也为墨白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标志着新的研究增长点的诞生。本书的出版及今天的活动,为文学研究者营造了一个生动的现场环境,使他们有机会更深刻地洞悉墨白的文学创作及心灵探索之旅,以此来映照我们每一个以文学为生命的人。”
评论家李国平说:“墨白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可以视为1949年之后中国作家成长生长的一个标本,墨白的文学阅读和文学接受的丰富性和广泛性可以视作我们中国作家的标杆。”评论家王鸿生认为:“墨白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可以讲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