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7日
第02版:要闻 PDF版

梦里好水乡 万象始更新

——“老葛画周口”淮阳画展侧记

□记者 邱一帆

这是一次周口城市建设史上珍贵文献的风采展示,这是一次激发周口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动能的生动实践,这是一张周口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不断提质增效的亮眼答卷。

6月14日,“‘老葛画周口’——淮阳画展暨周口·淮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工程成果展”在淮阳区群众文化艺术中心开幕,现场展出葛庆亚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152幅,聚焦展示周口·淮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工程成果,让淮阳民众了解城市巨变,持续擦亮我市“道德名城 魅力周口”品牌。

当日,淮阳区群众文化艺术中心聚集了大批慕名而来的观众,他们在一幅幅画作前长久驻足、仔细观赏。

据了解,1965年至1966年,淮阳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周口地委从各县抽调数千名干部和知识青年组成工作队进驻农村和县直各个单位,葛庆亚就是工作队队员之一。在工作空闲,葛庆亚喜欢到淮阳古城墙上漫步、在城湖岸边徘徊、在街头巷尾画速写,收集绘画素材。“北国水乡”淮阳古城给葛庆亚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如今葛庆亚创作的老周口、老淮阳城市风貌画作,已成为周口市保护老街古韵、留住城市记忆不可多得、弥足珍贵的资料。他笔下古城淮阳的万千风情,在新时期焕发出熠熠光彩。

近年来,我市以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持续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从顶层设计、规划引领、项目支撑、宣传教育等方面打出“组合拳”,效果明显。

淮阳历史悠久,文物资源丰富,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不可移动文物552处,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省级非遗项目2个。按照“历史真实、风貌完整、生活延续、公共参与、循序渐进”的要求,相关部门实施了淮阳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淮阳区以精致化的“绣花功夫”,弘扬“陈楚故城”文化和理念,活化利用文化街区,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展现淮阳厚重的历史文化。沉寂多年后,淮阳部分承载着城市韵味的古建筑、老街区得到新生。

画展开幕式结束后,烈阳似火,在淮阳区文旅部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葛庆亚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古城。

人民街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淮阳古城形象的代表,充分反映了淮阳古城的生态宜居、城市风貌及居住特色。街区内有织带厂、北邮电大楼、红旗楼、淮阳饭店等历史建筑。在保护修缮上,相关部门注重结合文物的自身特点和街区属性,恢复文物历史风貌。以北邮电大楼为例,保护修缮以立面清洗修正为主,同时对暴露在外侧的电力管线进行规整,恢复街道界面,让大楼高塔整洁美观。

“五十多年过去了,淮阳古城旧貌换新颜。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古城淮阳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展现独具特色的魅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书写着恢弘灿烂的新画卷。”葛庆亚说。②18

2024-06-17 ——“老葛画周口”淮阳画展侧记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243831.html 1 梦里好水乡 万象始更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