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0日
第07版:文化周口·书香 PDF版

智慧的彼岸

——老子《道德经》解读

◇张君民

第六十一章

(接上期)

【原文】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译文】

大国要像江海那样居于下游,使天下百川交汇在这里,处在天下雌柔的位置。天下的雌性动物,常以柔弱的静态,胜过刚强躁动的雄性动物,这是它们居于柔下的缘故。因此,大国如果能对小国谦下有礼,自然能取得小国的信任,而甘心归附;小国若能对大国谦下有礼,自然也能取得大国的兼蓄,而对它平等看待。无论谦下以求小国的信任,还是谦下以求大国的等视,都不外乎兼蓄或求容对方。故而为了达到目的,国与国之间必须谦下为怀。但最要紧的是大国应该先以下流自居,这样天下才能平安无事。

【解读】

在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强大的国家连横,穷兵黩武,兼并小国;弱小的国家合纵以抵御侵略,战火连年,冲突不断,给黎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老子亲历战乱,悲悯苍生,通过文章告诉我们如何处理大国和小国之间的关系,道理简单而又深刻,值得当今世界各国学习和借鉴。但这毕竟是一种理想状态,因为从古至今,世界文明史就是一部战争史,特别是上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战争更加残酷,甚至演变成世界大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

人类反思战争,痛定思痛,成立联合国,来维持世界和平和安全。但是,由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国家大小不一、能力不同,和平共处很难实现。如何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让无数的政治家为之绞尽脑汁。

古人云:“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意思是,仁人能以大国的地位侍奉小国,聪明的人能以小国的地位侍奉大国。大国虽国力强盛,但也不能恃强凌弱,以大欺小;小国兵力单薄,但也不能不自量力,躁动妄为。历史无数次证明,大国不仁,必然会自惹麻烦,小国不智,也会引火烧身。

美国就是很典型的例子。美国长期以来在中东强制推行错误的价值观,遭到了很多伊斯兰国家的仇视,把自己也拖入战争的深渊。多年反恐,劳民伤财,错失了发展机遇,拖累了美国经济,成为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并使许多盟友逐渐与其疏远。

欧洲有很多小国,它们并不发展军力,但它们不去惹事,不干涉国际事务,谦虚地与周边大国交往,不好权,不争利,小国寡民,安分守己,最终成为既宁静又富裕的“世外桃源”。

(未完待续)

2024-06-20 ——老子《道德经》解读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244196.html 1 智慧的彼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