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秀文化, 解读历史经典,开启智慧之光。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原文: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张岱年先生曾说:“在老子之前,似乎无人注意到宇宙始终的问题。到了老子,乃认为宇宙有始,是一切之所本。”本原,哲学上指的是一切事物的最初根源,关于宇宙的本原,西方哲人往往用风、水、火等具体事物来说明指代。在中国古代,由于自然因素的原因,“天命论”是大多数人的宇宙观。尤其是中华文化由伏羲“一”画开天,“一”从哪里来?“一”是什么?中国人喜欢万事万物探求第一因。孔子在为《易经》做了《易传》之后,没有找到这第一因是什么,只有老子为我们做了最高系统的回答。他认为宇宙的本原是“道”,并且以“道”为核心,构建了一套超越天地且独特完整的“道生万物”的宇宙观。他在谈论宇宙终始问题时,常常用“母亲”的“母”来指代“道”,所以在《道德经》中“母”字出现有7次之多。其中,第一章老子开篇就提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二十章中提到“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以及第二十五章中的“可以为天下母”,包括本章老子再次提到的“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这些章节中老子都用“母”指代万物的根源。“子”,派生物,指由“母”所生的万物。这里,老子用“母”来比喻“道”,即刻让我们对大道的感情认知投映到生养我们的母亲身上,一种敬畏之情便油然而生。天下所有的事物,都是有本始的,可以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源,称为万物之根之母。那“既得其母,以知其子”的意思是我们得知根源,就可以去认识万物;同样,“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的意思是既然认识了万物,又持守着万物的根源,那么终身都不会遇到危险。老子的这段话看似简单,实则耐人寻味。根据“大爆炸”理论和现代物理学可知,宇宙现在的有序性和复杂性是因果关系的集合,宇宙是有一个开始的,我们常把这个开始的状态叫作“道”,用一个形象的事物来比喻,“道”就是天下万物的母亲,而天下万物就是“道”之子,老子以母子关系来比喻道体和道用的不同,正如陈鼓应老师所说,“道”是形而上的实存之体,它自上而下,一层层向下落实,产生了万物并内附于万物,以蓄养它们、培养它们。而“道”作用于万物时表现出的某些规律,可以作为我们人类行为的准则。当我们知晓了大道的存在以及世间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那么,我们就能知晓万物生成变化之理,从万象中去追索根源,去把握法则,去开展行动。始终悟道守道,始终修身养性,那就能终身没有危险。
老子为什么要强调“复守其母”呢?这表面看似探讨宇宙始终问题的表象,难道真是老子的本意吗?实则不然,老子喜欢“明天道以喻人事”,他的思想与其他各家思想比起来,显得更为深刻。人生于世,声色犬马,功名货利,各种诱惑和考验充斥在这个纷杂的世界中,这是大道衍生出来的“子”。而虚静无为、谦下柔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这些崇高品德修养,是大道之“母”原本固有的特性,这就有了坚定不移守护内心本明的必要。故而,万物的表象是纷乱躁动、错综复杂的,但其内在的本质却是虚静自然、纯朴简淡的,这是“子”与“母”的关系,是表象和本质的关系。我们处在一个丰富多元的世界,既要知晓并适应其外在表象,更要洞察其内在本质,不可被外在表象所蒙蔽,更不能一味地奔逐物欲,否则会迷失自我。应当固守恬淡、虚静、寡欲的天道本性,超然于物,而不为物所伤,才合乎大道,才能“没身不殆”。可见,“守”是一种化知为德的回归,体现着“反者道之动”的规律,与“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辱”在精神内核上是一致的。
接下来,老子告诉大家如何“复守其母”:“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这句话实际表明一个人内修的功夫。“兑”引申为引起欲望的孔窍。“门”,引申为引起欲望的门户。总而言之,“兑”和“门”都是指一切欲念所发生的源头,“勤”,可理解为劳苦的意思。“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这句话意思就是我们塞住嗜欲的孔窍,闭起嗜欲的门径,终身都没有劳扰的事情。老子在第十二章里曾讲过“五色”“五味”“五音”等感官欲望对人造成的危害,所以他在《道德经》中反复强调克制减损私欲的重要性。同样,本章老子所说的“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亦是强调欲望的大门打开,外界的诱惑就会对我们造成伤害。所以老子主张“塞其兑,闭其门”,就是在告诫我们应关闭欲望的孔窍,克制住膨胀的私欲。北宋时期著名的改革家、思想家王安石在《桂枝香》这首词中,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将“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的场景再现给世人,揭露了六朝统治阶级“繁华竞逐”的腐朽荒淫生活导致亡国的下场,对六朝兴亡发出了意味深长的感叹。今与昔形成鲜明的对比,引起诗人无限的追念,这样的现实也正是老子所说的“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的真实写照。
接下来,老子进一步强调我们在“守其母”的境界上,最重要的前提是对自我生命的内省与洞察,对自我进行深刻检视。老子向来非常重视向内的自省,他认为我们的心思如果一味地向外追逐,终将会使思虑繁杂,心浮气躁。这种从外在的省察返向内在的检视,洞察生命的状态以及生命中那些幽微的变化,就是“见小曰明”。在老子所说的“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中,“小”是指事物的精微,在事物的精微细小处窥一斑而知全豹,能见微知著举一反三就是“明”;“强”是指内心的坚强。这里,老子把对“见小曰明”和“守柔曰强”的强调转入内在,变成一种德性修养,而“用其光,复归其明”中,“光”象征着对事物的认知;“明”则是指对事理的了解具有很深的境界,属于内观返照的范畴。老子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唤醒世人凡事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处理问题时应因势利导,不能肆意妄为,逞强好胜。这正如王蒙先生所说:“我们要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领,又要有心如古井的清凉静谧。”
总之,本章老子再次通过讲述宇宙生成论,借此启示人们应透过现象观其本质,在细微之处探寻精神,去除私欲和妄见,固守含蓄内敛的德性,善于“见小”,注重“守柔”,才是察势之法、图强之道。(记者 黄佳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