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5日
第05版:文化周口·连载 PDF版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本期撰稿人:

陈大明  中国老子文化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秘书长,老子学院(研究院)研究员

传承优秀文化,解读历史经典,开启智慧之光。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老子说:“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老子在这一章说明“道”“德”普及的顺序和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的观察方法,共分三层分析阐述。第一层,开篇至“子孙以祭祀不辍”;第二层,自“修之于身”至“其德乃普”;第三层,自“故以身观身”至结束。下面分层串讲。

第一层,善建者不拔:建,建立、树立。拔,把草木连根拽出,在此借指倾倒、动摇。意思是善于建树的人,任何力量也拔不掉。

善抱者不脱:抱,牢固把持。脱,脱落、滑脱。意思是善于把持的不会滑落。

子孙以祭祀不辍:祭祀,祀神供祖的仪式,在此借指后人。辍,断绝、停止。意思是遵循善建、善抱的原则行事,后代的香火就不会断绝。

在这一层,关键是要弄清楚“善建者”“善抱者”中“建”和“抱”的对象,说法很多,我觉得与老子的一贯思想联系起来看,“建”和“抱”的对象应该是“德”和“道”。“善建者”也就是善于建立或树立德的人,“善抱者”也就是善于持守道的人,简单说就是建德抱道。老子这一主张与第五十一章提出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观点是一致的,是对“尊道贵德”观点的进一步展开分析,强调了能够建德,就不会倾倒,能够抱道,就不会脱落。坚守建德抱道原则,自觉依照天下大道的要求修身立德,就可以世代香火相续。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善于建功立业的人,他建立的功业是消除不掉的;一个善于坚守事业的人,他开创的事业是不会半途而废的。如果一个人既能建功立业,又能坚守事业,他的子孙后代就能把这份事业不断地传承下去,进入第三十三章推崇的“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使尊道贵德文化精神代代相传、永世长存的境界。

因为“德”是“道”降落到人世间的表现,人不离德,德不离人,所以,接下来的第二层,老子把论述的重点很自然地放在如何“建德”上,提出了“五修”建德法: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行、贯彻。德,指道降落到人世间表现出的德性与德行。乃,于是、就。真,纯朴自然、没有私欲。意思是把建德抱道的原则贯彻到个人修养身心上,他的德性就能够保持纯真。下面四句中的“修之于家”“修之于乡”“修之于邦”“修之于天下”句式与“修之于身”相同,表达意思的范围逐步扩大,意思是德行修养逐渐推广。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余,有余,指物质与精神都富裕。意思是用建德抱道原则培养一家,他的德行就会绰绰有余。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长,多、兴旺。引申为弘扬、光大。意思是用建德抱道原则影响一乡,他的德行就能够弘扬光大。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丰,丰盛、博大。意思是用建德抱道原则教导一邦,他的德行就会丰厚博大。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普,普遍、普及。意思是用建德抱道原则教化天下,他的德行就能够普及。

理解第二层的五修建德法,关键是要弄清“之”指的是什么?在这里,“之”指代的是“道”和“德”,也就是第一层“善建”“善抱”的对象,指建德抱道和蕴含其中的基本原则。在老子看来,坚守建德抱道原则施行的“修”,是一种由己身到家庭、乡里、邦国、天下,逐渐推广扩大的过程。随着这一过程的施行,作为“道”在人世间表现的“德”会“真”“余”“长”“丰”“普”,由德性转化成为德行,促使个人的德行纯真、家庭的德行有余、乡里的德行长久、邦国的德行丰厚、天下的德行普及,通过发挥自身建德抱道的示范效应,实现造福家、乡、邦、天下的目的。

第三层,老子水到渠成地提出“五观法”。故以身观身:观,观察、审察。意思是根据此人如何修治其身来观察此人,只需看他是否能够善于建德抱道就行了。下句“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的道理与“以身观身”相同。

老子的“五观法”充满了大智慧,讲到这里,令人不禁想到老子在第四十七章提出的“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牗,见天道”的观察法,其实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方法。也就是凡事从自身开始,逐渐展开,推己及人,进而了解整个天下建德抱道的情况。“不出户”“不窥牗”强调的是远离滚滚红尘的静观,没有交代具体的方法,这一章的“五观法”,可以看作是对第四十七章“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圣人之行的进一步说明,既是善于建德抱道的圣人“知天下”“见天道”的基本方法,更是一种智慧和境界。老子对自己经过长期体悟获得了由己及人、由小到大观天下的方法,十分自信和自得。我们从这一章的最后一句“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的自问自答中,能够清楚地读出蕴含其中的自信和自得!

老子建德抱道修身原则对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要在学道、悟道、体道基础上,从“修之于身”入手。它位于“五修”之首,是前提,是基础,最为重要。具体说来,一是修身要制欲。曾参制欲修心志的事迹对人们很有启发。相传,孔子的学生有3000多人,其中有72人学得最好,被后人称为“七十二贤”,曾参,就是这“七十二贤”之一。曾参小时候家中十分贫穷,每天耕田种地,贩卖布匹。曾参喜欢读书,后来拜孔子为师,学习《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据《庄子·让王篇》记载:曾参住在卫国时家境贫寒,有的时候几天吃不上饭,10年没有添置新衣服,衣衫破烂。整一整帽子,帽带就断了;拉一下衣襟,胳膊肘就露了出来;提一下鞋子,就露出脚后跟。但是曾参毫不在乎这些,依旧拖着破烂的鞋子昂首挺胸,大声朗诵着《商颂》,声音在天地之间回荡,就像钟磬发出的声音那样清越优美。庄子由衷地称赞曾参制欲修心志是“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二是修身要知耻。知耻指人们内心的善恶、荣辱标准。羞耻之心是一种强烈的道德意识,是不需要外在强制而自觉遵守行为规范的文化教养。尽管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评价和选择标准,但知耻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在任何时代都是需要的。古人说:“人不可思小惠而忘大耻。”毛泽东同志曾讲过一则解放军战士路过锦州不吃树上苹果的事,他说,不吃是高尚的,吃了是可耻的。并以此告诫全党同志:“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种精神,也可以说是知耻精神,或者说其中就包含着“知耻”。

三是修身要慎独。慎独指君子在独自一人或单独行动时,言语十分谨慎,行为能够坚守正道,不搞歪门邪道。用现在的话说,在离开组织的视线或监督以后,仍要自律,在言行上保持应有的品质。慎独关键在于慎, 其次才是独。一切都能谨慎行事,任何情况下的独处就都不怕了。

总之,老子通过论述由“修之于身”到“修之于天下”和“以身观身”到“以天下观天下”的修身立德方法,目的是让人们能够深刻体悟并躬身践行,以成就建德抱道、“子孙以祭祀不辍”、文化精神代代传承之举。老子提倡的这种修身立德方法,深刻影响了孔子和孔子后学,儒家后来明确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身治国主张,虽然与老子的思辨层次不同,但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向是一致的。(记者 黄佳 整理)

2024-07-05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244983.html 1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