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城聚一线,一线统千年。7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延续至今的以中轴线为核心的中国古代城市和建筑布局,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独特见证。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均衡对称、体现景观韵律与壮美秩序的“天下第一陵”——太昊陵,是中轴线对称布局的古代宫殿式建筑的杰作和典范,是周口大地上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让我们跟随作者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钩沉太昊陵的建造过程和相关建筑的名称更迭,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中轴线的辉煌历史。
7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城市与建筑的中轴线,体现了《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理想都城范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人的宇宙观、自然观、造物观,是中国式审美的典型代表。这种自原始社会时期便形成的“建中立极”的观念,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完善,表达出中华文明所秉持的“中”“和”哲学理念和对于礼仪和秩序的强调。
中国人历来有一种“立天下之正位”的思想。《周易》同人卦中“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的思想,便蕴含了古人择中而居的建筑空间意象。《孟子》也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在孟子那里,“立天下之正位”不仅仅是对最高统治者的要求,也是对那些有道君子的要求。
素有“天下第一陵”美誉的淮阳太昊陵,是中轴线对称布局的古代宫殿式建筑的杰作和典范,也是河南省最重要的古代建筑群之一、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组古老厚重的建筑还承载着更为博大悠久的伏羲文化,构筑成我们血脉传承的文化基因,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挥着作用。
知来路,明去路。让我们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钩沉陵庙合一式建筑布局的太昊陵的建造过程和相关建筑的名称更迭,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中轴线的辉煌历史。
《旧五代史》曾记载唐末陈州刺史赵珝“博通前古,以陈州本伏羲所都,南顿乃光武旧地,遂稽考古制,崇饰庙貌,为四民祈福之所”。五代杜光庭也在《录异记》中记载“陈州为太昊之墟,东关城内有伏羲女娲庙”。这些史书记载的只言片语,并无对伏羲庙的具体描述。所以,当时伏羲庙的建筑格局如何,宋之前已难以考究。
到了北宋,诗人张耒在《谒太昊祠》中写:“风摇广殿松杉老,雨入修廊羽卫昏。”南宋学者王明清在《挥麈录》中也记载北宋当年旧事:“太祖皇帝朝,尝诏重修先代帝王祠庙,每庙须及一百五十间以上……太昊以金提、勾芒配,祠在陈州……”说明北宋时期的太昊祠规模“一百五十间以上”,广殿修廊,古树森森。由宋太祖亲自过问并安排专人督检、处于大平原上无须考虑地形因素的太昊祠,应该是按照正统的中轴线对称的建筑形式进行布局的。
明太祖朱元璋非常重视对先代帝王陵的保护和建设,洪武四年,发布诏令,废止元代倡行全国各州县的三皇庙祭祀,改为在先代帝王归葬地进行祭祀。陈州太昊陵成为朝廷指定的全国唯一的祭祀伏羲的场所。
明正统元年(1436年),陈州知州张志道上奏朝廷,以帝王规制修葺扩建太昊陵,得到批准,于是筹集资金进行建设。同时期的陈州学正杨珇在《太昊陵寝殿记》中记载:“除隘陋,广规模,寝有殿,左右中前有门,神有库有厨,宰有所,祭有具,斋有堂,缭以周垣,环以苑囿,树以嘉木……”于是,太昊陵有了目前所见的初步格局,“殿堂、门庑如帝制”,前门、戟门、寝殿次第分布于中轴线上,两侧对称分布着神库、厨宰库、斋堂等。彼时的内阁学士商辂在《太昊陵重建记》中说:“景泰丙子(1456年),同知秦川李鼒,增建御碑亭、钟鼓楼,又别建三清观,命羽士主之……” 历经30多年,数任地方官员倾力建设,到成化七年(1471年),明宪宗朱见深亲自下诏大修,太昊陵的规制愈加完善,其建筑的宏丽程度远超孔庙。
康熙版《续修陈州志》尚保存一张成化年间太昊陵的手绘图,应为其真实写照。
从图上看,太昊陵中轴线上的建筑从前往后依次为:灵星门—无梁殿—戟门—寝殿—御碑楼—太昊陵;戟门与寝殿之间有条东西向道路通往两厢配殿;寝殿两侧后部西为道院,东为厨宰库,各成左右对称的院落,院门都是南向。
当时,各建筑的名称与现在有着相当大的差别,况所绘建筑的形制也有很多不同。比如现在的钟鼓楼,为重檐歇山的两层楼,而成化年间图中画的像两个亭子。在灵星门与戟门之间的无梁殿,应是一座自殿基到屋顶主要以砖为砌块、用石灰砂浆砌筑而成、采用砖砌拱券或砖砌穹顶承托楼面和屋面的荷载、没有一根梁柱的建筑。
明万历四年(1576年),河南布政使司左参政吴国伦在回顾陵庙的建设史时特意提到:“逮纯皇帝即位七年(即成化七年),诏大治寝殿。殿后为平台重屋,贮御碑。其殿前为神御,为露台,以受朝享。又前为辇道,为寝门,为棘门,为应门,各三扃,宏丽泱郁过于孔庙,盖隆之也。”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万历三年(1575年),太昊陵均有大规模的修葺。尤其是万历三年的那一次拓旧建新,让太昊陵的庙貌得到空前改观。“建两楼神御前,左衡鼓,右悬钟,相望若井干。应门之外,营绰楔三:其一广径门,象太乙;其二横道东西乡,象六阙,御史(刘尧卿)题其中曰先天门,东曰继天立极,西曰开物成务,森若鼎峙……”即在大殿之前、中轴线两侧,各增建了鼓楼和钟楼;在正大门外,新建了三座牌坊,南面的名为“广径门”,象征天地未分前的混沌状态;左右两侧牌坊横于道上,东侧为“继天立极”,西侧是“开物成务”,与广径门成鼎足之势;把中轴线上的建筑又向南延伸,广径门起到阻挡车骑的屏风作用。这三次整修,基本形成了太昊陵目前的格局,内外城垣,重门叠院,中轴线上辇道平整通达,殿宇巍峨耸立,古柏遒劲苍然。
顺治版《陈州志·陵墓》总结了1575年的大修,形成的太昊陵中轴线布局为:灵星门—先天门—无梁殿(改为砖券门)—戟门—正殿—后殿—太始门(贮有御碑)—太昊陵(外周砌垣,南有三门)。此时,太昊陵中轴线上的建筑与成化年间太昊陵的手绘图相比较,灵星门和无梁殿之间多了先天门,正殿(寝殿)和太始门(御碑楼)之间多了后殿(现在的显仁殿),气势显得更加宏伟壮观,格局已与现存状况基本相同,奠定了其“天下第一陵”的规模。
清朝统治者依旧重视太昊陵的建设和维护,从顺治到康熙年间,官府多次组织维修。清乾隆十年(1745年),皇帝下旨拨付国库银8000两,地方官府大修陵庙,“规模壮丽,内外城垣,焕然丕新”。
根据乾隆十一年修成的《陈州府志》所附太昊陵图,结合道光版《淮宁县志·祠祀志》记载,太昊陵中轴线上各处建筑的命名,已和我们现在所见的基本相同。
穿越历史的烟云,千年沧桑风雨,不变的是一颗守正执中、礼制秩序的中国心。延续至今的以中轴线为核心的中国古代城市和建筑布局,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独特见证。
一城聚一线,一线统千年。北京中轴线的申遗成功,让这条被世人称赞为“人类文明智慧”的建筑轴线插上了翅膀,继续飞向更美好的明天。而同样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均衡对称、体现景观韵律与壮美秩序的太昊陵,是一组庄严肃穆的祭祀性礼制建筑群,是周口大地上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太昊陵不仅是周口的文化地标,也是河南的文化地标。源头活水,润泽千年。今天,我们追根溯源,从史料中汲取文化自信,让历史告诉未来,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丰富,并在与时代的碰撞中不断抽出生命的新绿,生生不息,世代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