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2日
第07版:文化周口·书香 PDF版

祖孙三代与《道德经》

——《道德经——注译书印》序

◇周西华

2023年3月的时候,接到潘盼从上海打来的电话,说她准备把已故祖父潘又泉老先生的《道德经》篆刻、汉译文,加上父亲潘勇的《道德经》书法,和自己及妹妹潘写的《道德经》英译文编辑在一起,出一本书,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征询我的意见,并嘱我写几句话。闻此讯,我喜不自禁,欣慨百端。上世纪80年代初,我读高中时,有幸从老先生受业。后来,他当鹿邑老子学会副会长,我是学会副秘书长。工作之便,常得先生耳提面命。先生的最后几年,我抛开俗务琐事,和他朝夕相处,用5年多的时间为他整理了30多万字的口述回忆录《我的前世今生》(中州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我从先生那里收获太多的教益、爱护、关切、期望。种种恩情,没齿难忘。

先生姓潘,名又泉,河南鹿邑人氏,1924年生,平生尽瘁于鹿邑文化教育事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鹿邑县第一批人民教师。凡曾得先生授业解惑者,无不如坐春风,如聆仙乐。几十年后,他的学生已垂垂老矣,每念及此,仍是满怀敬佩。先生自幼入私塾,先临柳(体),再摹颜(体),再练魏(碑),写出了有自己风格的新魏体和行草体。他从年轻时就练习篆刻,并且一生不辍。他的篆刻浑浑厚厚,有鸿蒙之气。他60多岁时,用了7年时间在700多方石头上篆刻了《道德经》全文,又用两年时间译成了白话文,填补了《道德经》成书两千多年来的一个空白。当代国学大师张岱年曾对他篆刻的《道德经》给予了很高评价。先生还喜绘画,还善作诗,还是改革开放后鹿邑县最早进行老子文化研究、宣传和弘扬的人之一。他真是一个奇人,可以涉猎这么多领域,并且都做出了突出和公认的成就。

2015年,先生驾鹤西去后,他的二儿子潘波埋头于整理先生留下的《道德经》刻石,三儿子潘勇的书法受先生言传身教,已颇有先生书体之神韵。潘勇的两个女儿潘盼、潘写,自幼承欢先生膝下,受国学及家风影响颇深,现在分别供职于新东方上海学校和香港理工大学。她俩都才三十来岁,真是年轻有为。这部书集《道德经》注、译(汉、英双译)、书、印于一体,是潘家三代人智慧、心血和汗水的结晶。真是可喜可贺,可赞可叹,可感可佩!这是一部可收藏、可观览、可阅读,有多种用途的书籍,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用艺术和文学的视野鉴赏古代元典、用更开放的眼光去宣传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新途径。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宝山在前,不要错过。

2024-08-22 ——《道德经——注译书印》序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249070.html 1 祖孙三代与《道德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