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3日
第04版:乡音乡情 PDF版

明月何曾是两乡

袁家莉

在浩瀚的宇宙苍穹下,有一轮明月,自古至今,静静地悬挂在夜的织锦上,不言不语,却道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牵系着无数游子的心弦。这轮明月,既是自然的恩赐,也是文化的图腾,它以独有的方式,诉说着“明月何曾是两乡”的深邃哲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代诗人张九龄的诗穿越了千年的风尘,依旧清晰地回响在每一个中秋之夜。海,广阔无垠,象征着人生的漫长旅途与无尽的未知;而明月,则如同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照亮了归家的路,让每一个漂泊的灵魂都能找到心灵的港湾。即便身处天涯海角,只要抬头望向那轮皎洁的明月,便能感受到一种莫名的亲切与温暖,仿佛亲人就在身边,未曾远离。

月亮,在中国古诗词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承载了太多文人墨客的情感与寄托。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思乡之情,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自酌;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新脱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历史沧桑,月亮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现实与梦想的桥梁。

而中秋,这个以月亮为主题的节日,更是将这份情感推向了极致。在这一天,无论身处何方,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望向那轮圆月,寄托自己的思念与祝福。月饼的香甜,不仅满足了味蕾的享受,更承载着家人团聚的温馨与幸福。

然而,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有多少人因为工作、学习或其他原因,无法与家人共度中秋之夜?他们或许只能独自一人,站在窗前,望着那轮孤独的明月,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思念与哀愁。但正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所言,即便身不能至,心却可以紧紧相连。

在这样的夜晚,我不禁想起了苏轼的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诗人与酒为伴,向明月发问,表达了对人生、对宇宙的无限遐想与追问。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则道出了人生的无奈与哲理——无论是人还是月,都无法避免离合与圆缺的轮回。但正是这份不完美,才让我们更加珍惜每一次的相聚与团圆,更深刻地体会到亲情的可贵与温暖。

“明月何曾是两乡”,在这轮明月下,无论是身处繁华都市的霓虹灯下,还是偏远乡村的稻田边;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是相聚一堂的欢声笑语,还是独自一人的默默思念,我们都享有这同一片月光,都在这轮明月下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与情感的共鸣。

月亮,用它那柔和而坚定的光芒,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无论我们经历了什么,总有一份温暖与关爱在等着我们回家。

2024-09-13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250815.html 1 明月何曾是两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