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三十六
将欲帖之,必欲临之,临之不足,揣而思之;将欲立之,必欲伏之,伏之不足,默而劳之;将欲妍之,必欲质之,质之不足,阅而备之。
大法无言,书之立极。
三十七
法,常无为而无不为。
磨而不磷①,涅②而不缁③,各师成心,其异如面。
学不纯师,得门而入。
曲尽法度,妙在法度之外;出规入矩,趣在千人千颜。
注释:①磷:薄。②涅:染。③缁:黑。此句出自《论语·阳货》。
三十八
超然绝尘,一帜独树者,必积学累功,心手相忘。
有学书池水尽乌者;有居则画地,如厕忘返者;有持蕉叶捉管不辍者;有四十余年登楼不下者;此皆山不让尘,川不辞盈之谓也。
但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心与手,岂可强为哉?
书之善恶,必资神助,不可力求也。
思之思之,鬼神通之①。
挥运之际,悉寓于书矣。
注释:①出自《管子·内业》:“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谓日夜思索,豁然开悟。
三十九
世人得碑者:
气得之则浑,骨得之则秀,肉得之则丰,血得之则盈,筋得之则舒,帖得之则以为能。
推而言之,谓气无以浑,将恐窒;骨无以秀,将恐裂;肉无以丰,将恐赘;血无以盈,将恐竭;筋无以舒,将恐卷;帖无以能,将恐歇。
故强以弱为本,崛以平为基,是以仿临碑拓,须作真迹想,须透过刀锋看笔锋,须致此心于彼时风气中,是谓善学。
终不失汉魏晋唐规范。(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