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到一个民俗博物馆参观,馆中陈列的两部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常用的电影放映机,现在还能放映影片,让参观者了解其功能,这引发了年轻人的极大观赏兴趣,更勾起了中老年参观者深沉而美好的回忆。
时光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从那时起,农村便能看上露天电影了。县里放映队用马车拉着发电机、放映机等设备来到各生产队,选好放映地点,地点一般选在空闲的打麦场上,下午四五点钟就挂上了银幕。人们兴高采烈地传递着晚上要放电影的消息。
于是,村民们不约而同把晚饭时间提前一些,吃过晚饭,便涌向放映场地。小孩子们对看电影更期盼,顾不上吃晚饭便来到放映场地,选好放映机前的绝佳位置坐下来,单等电影开演。
天黑下来,场地上观众越来越多,人们都在等待着、议论着。待发电机“咚——咚——”声响起,人群中便一阵骚动,等到放映机镜头对着银幕调试时,人们又是一阵欢呼。有些小孩子还对着镜头射出的光束挥手,银幕同时显示出其手影,小孩子们更感到惊奇、振奋。
待放映员把放映机调试好,开始放映时,放映机便发出清脆的“嗒——嗒——”声,人们便集中精神看电影,场地转为安静。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电影大多为故事片、战争片、戏剧片,如《智取华山》《战上海》《鄂尔多斯风暴》《三打白骨精》《秋翁遇仙记》《渡江侦察记》等。那时看露天电影,每年每村仅有一两次机会,场场都会引起轰动。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人们看到的电影一般为黑白影片,到了七十年代初,彩色影片逐渐多起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各公社都成立了电影放映队,有些大队也有了放映队,群众每年能看上十场八场电影,甚至更多一些。尽管如此,有村庄放电影,邻村村民还是很乐意跑三五里路去看的。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兴起了一波“电影热”。土地承包到户,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提高了。不少农村家庭,年轻人结婚办喜事、老人庆寿等都要自费请放映队,与乡亲们同喜同乐;有些外出务工人员赚到了钱、经商的老板发了小财,还有些养殖户挣到了钱,也要自费请放映队放电影庆贺一番。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村电视逐渐普及,当然这个过程也是由黑白电视逐渐过渡到彩色电视的。家家户户有了电视机,露天电影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