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3日
第08版:社会与法·刑事档案 PDF版

火起“情未了”

——周口2007年“11·24”案件侦破始末

犯罪嫌疑人指认现场。

□记者 任富强 通讯员 张保全

9月16日,央视社会与法频道《一线》栏目对我市公安机关日前侦破的一起跨越17年的焚尸命案进行了专题报道,讲述周口警方如何通过视频追踪查找蛛丝马迹,抽丝剥茧,最终成功侦破案件的过程。34分钟的讲述扣人心弦,全面展现了周口警方打击犯罪的坚定决心。近日,记者走进周口市公安局、川汇区公安分局采访,向读者披露该案侦破始末。

消失的他

案件从17年前的一个凌晨说起。

2007年11月24日4时30分许,浓烟伴着火光,从周口市川汇区滨河路一家名为“情未了”的小酒吧二楼窜出,杂乱的人群中,一名男子悄悄跑了出来,消失在夜色中。

后查明,这名男子于11月23日23时许走进小酒吧,并与一名女服务员闲聊。11月24日案发后,办案民警进入现场时,发现女服务员被害,身上多处锐器伤。经法医鉴定,受害女性系流血过多休克并伴窒息身亡。

小酒吧只有一个卷闸门通道,封闭的空间内,只有那名男子与女服务员独处,于是,该男子被纳为重点犯罪嫌疑人。可是,警方询问酒吧老板、女服务员的同事等多名目击者,大家只能描绘出该男子的特征,并不知道男子姓名、来自哪里。

他是谁?和被害的女服务员有什么关系?

很快,办案民警将目光聚焦在案发现场,找到了疑似行凶的水果刀。随后,办案民警在走访中了解到,这名男子曾多次出入小酒吧。办案民警从目击者口中梳理出男子基本外貌形象,并请外地刑侦画像专家绘制出了男子的肖像。

杀人、放火,性质恶劣的两种犯罪行为合并在一起,这起案件在当时引起了很大反响,甚至有人在网络论坛里发表帖子,推测这是一个有着犯罪前科的“恶魔”所为。这起案件在周口这个平静的小城里引起不小的波澜,附近商户和居民人心惶惶。

找到他是破案的关键,可他在哪?办案民警的首要任务摆在面前:找到他!

永不言弃

案发现场杂乱,无监控设备,凌晨能见度低,被害人的 社会关系和消失男子关联不上……案件侦破遇到重重困难,破案谈何容易。

说到这起案件,今年47岁的周口市公安局川汇区分局民警赵华伟表示,他2007年刚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公安部门工作,2007年“11·24”案件,正是他入职后接手的第一起恶性命案。

据赵华伟回忆,17年来,该案件两本共计158页的侦查卷宗,始终压在他心底,每每忙完手头工作,案发后出现场的那一幕都如放电影般在自己脑海里过一遍。赵华伟向记者表示,卷宗里记录着案发现场的每一个细节,而当时走访的笔录里也佐证了办案民警的认真、细致。

17年来,最早接手案件的周口市公安局沙南分局,历经多次警务改革,先后被拆分又被重组,公安机关的名称也换了好几次,如今,周口市公安局沙南分局早已不复存在。当初接手案件的民警有的退休、有的转岗、有的还坚守着刑侦阵地。

值得庆幸的是,当初在周口市公安局沙南分局刑侦大队工作的房亚勇、梁彦伟、赵华伟等几名民警,历经多次改革分分合合之后,又重新在一起工作,他们现在共同的工作单位叫“周口市公安局川汇区分局”。如今,房亚勇是周口市公安局川汇区分局主管刑侦工作的副局长,梁彦伟是该分局刑侦大队教导员,赵华伟是该分局刑侦大队二级警长。

2020年12月17日,周口市公安局川汇区分局成立后,该分局专门对积压的久侦未破案件掀起新的攻坚高潮。尤其是近3年来,周口市公安局川汇区分局的民警针对2007年“11·24”案件开展了海量侦查工作,重新梳理卷宗,回访当时的目击者,先后辗转山西、青海、天津等地,奔波6000多公里,多方查找犯罪嫌疑人的下落,一直锲而不舍。

天网恢恢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只要犯了罪,一定会露出蛛丝马迹。

案件陷入僵局的时候,办案民警再次将目光聚焦到案件的原点。房亚勇再次翻看卷宗时发现,多名目击者都提到,犯罪嫌疑人说的话属于“半普通话”夹杂着地方方言。而这一细节,当初被研判为犯罪嫌疑人是周口本地人。

“犯罪嫌疑人年龄在23岁左右,穿着打扮普通,还留着胡须,不像上过大学的知识分子。可如果不是知识分子而是务工人员的话,周口本地人在周口生活,几乎不会有人说普通话或者‘半普通话’。”房亚勇查看卷宗后,有了新的推测:犯罪嫌疑人极有可能是河北人或山东人。

通过进一步摸排上述区域17年前曾到过周口的20岁左右人群,在海量的数据库中,办案民警终于发现河北省三河市居民李某良有重大作案嫌疑。

经与河北省三河市警方联系,2024年5月7日中午,三河市警方在李某良工作的冷库厂将其成功抓获。5月7日晚,赶到河北省三河市的周口市公安局川汇区分局民警,开始了与李某良的审讯较量。而在之前,三河市警方对其进行审讯时,李某良拒不交代犯罪事实。

周口的办案民警刚开始并不着急审讯,只是与李某良闲聊他的成长经历,但犯罪嫌疑人刻意回避了到周口的经历。5月8日中午,见时机成熟,民警直接抛出话语:“我们是河南省周口市公安局川汇区分局的刑警,现在对你开始正式讯问,这是我们的证件。”

李某良愣了很久,然后长出一口气:“我去过周口,杀了一个人。”

还原现场

如今的李某良已经35岁,是4个孩子的爸爸。

落网后的李某良交代,他于2006年年底,跟随同母异父的姐姐来到周口搞传销。而恰恰因为传销组织比较隐蔽,也让李某良逃脱了民警当年的追踪。当年案发后,办案民警走访小旅馆、工地等场所的上千名嫌疑对象,但最终都被一一排除。

当年,李某良只有18岁,没有对象,闲暇时他喜欢到案发的那家酒吧消遣时光。2007年11月23日23时许,饮酒后的李某良来到案发酒吧,与一名女服务员闲聊,也就是本案的受害人。

李某良交代,2007年11月24日凌晨,他与女服务员聊天时,因双方都饮了酒而发生口角。随后,他从事发屋子的茶几上找了一把水果刀,对着沙发上的受害者猛捅过去。

受害人激烈反抗,他骑到受害人身上,一只手捂着她的嘴不让喊叫,一只手拿着水果刀连续捅刺受害人,直到受害人不再动弹。

发现受害人身亡后,李某良极度害怕,但为了掩盖犯罪事实,便一不做二不休,用打火机点燃了沙发,火势很快蔓延开来。他则自作聪明地跑下楼,叫醒酒吧老板说楼上失火了。

事发现场,李某良还参与了救火工作,后来发现整个酒吧嘈杂起来,便趁乱跑了出去。潜逃后的李某良连夜乘车跑到漯河,又从漯河乘车到北京,再从北京潜回河北省三河市老家。

17年来,李某良辗转多地干苦力,去过砖场,学过厨师,被抓时在三河市当地的冷库厂干电工。

正义不会缺席!得知案件告破的消息,很多当年参与侦办该案的民警感到欣慰。

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良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此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③5

2024-09-23 ——周口2007年“11·24”案件侦破始末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251358.html 1 火起“情未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