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民
(接上期)
第七十八章
【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译文】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了,然而穿透坚硬岩石的力量没有能够比得过它的,也没有能够代替得了它的。弱胜强、柔胜刚的道理,天下人都知道,然而却没有人能够照着做。所以圣人说:“能够担负国家的屈辱,这才算是天下的主宰;能够承担国家的灾难,这才算是天下的君王。”这些正面的话听起来就像反着说一样。
【解读】
本章再次以水为例,来说明柔弱胜刚强的道理。与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联系在一起去理解,会更全面。水因为无所不能地忍受,所以也强大得无所不能。以此隐喻人们,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具有水一样的品格。
一方面,水能够适应任何境遇、遭受任何磨难。它随遇而安,可以变为任何形状、味道和颜色。遇到不同的地形,它可以成为江河、湖海、溪流、瀑布;遭遇不同的天气,它可以成为云雨、雾霭、霜雪、冰雹;加入不同的佐料,它可以有不同的味道;兑入不同的颜料,它可以呈现不同的颜色。不管处于任何境遇,它都顺其自然,能屈能伸、能方能圆、能宽能窄、能进能退,变化无穷,毫无怨言。
另一方面,水既是无所不能的,又是无坚不摧的。它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天地万物须臾离不开它。它既能润物无声,又能泛滥滔天;它既柔弱无力,又能滴水穿石;它既能闲云空中,又能暴雨倾盆;它既能载舟,又能覆舟。
水带给我们很多启示:流水不惧障碍,迂回向前,我们从中学会了变通;江海不择细流,我们从中学会了包容;滴水可以穿石,我们从中学会了坚持;水总是往低处流,我们从中学会了谦下;水可以千变万化,我们从中学会了适应……一个想有作为的人,如果有了水这样的品质,就能够“受国之垢”“受国不祥”,何愁不成功呢?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个人如果能经受苦难、忍受磨难,坚守理想、增强毅力,就一定会大有作为。
舜是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舜家境贫寒,父亲是个盲人,母亲早亡,跟着继母生活,从小就从事各种体力劳动,历经坎坷。他在家乡历山耕耘种植,在雷泽打渔,在黄河之滨制作陶器,而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舜的德行不断感染周围的人,凡是舜工作的地方都会很快发展成为富庶之地,人们变得礼让。
尧帝听说后,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在各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他到哪里,人们都愿意追随,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聚即村落),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四县为都)”。尧得知这些情况很高兴,赐予舜细葛布衣,赐予他牛羊,还为他修筑了仓房。
舜得到这些赏赐后,他的父亲瞽叟和他同父异母的弟弟象眼热,就想杀掉舜,霸占这些财物。瞽叟让舜修补仓房的屋顶,却在下面纵火焚烧仓房。舜靠两只斗笠作翼,从房上跳下,幸免于难。后来瞽叟又让舜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却在上面填土,要把井堵上,将舜活埋。幸亏舜事先有所警觉,在井旁挖了一条通道,从通道出来。这些事情过后,舜一如既往孝顺父母、友于兄弟,而且比以前更加诚恳、谨慎。
经过多方考验,舜终于得到尧的认可。尧禅位于舜。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