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马治卫 通讯员 刘飞 文/图
大雪节气将至,冬意渐浓。
记者日前走进商水县练集镇河沿村,听到家家户户院子里不时传来机器的轰鸣声,定睛一看,工人们正在忙碌着加工网框、网布。
在户主王成立家,他正在仔细查看产品质量。“现在是渔网销售淡季,我们正组织工人备货、囤货,不然过罢年,订单一多就忙不过来了。”王成立说。
今年72岁的朱桂芹是工厂里的“老员工”,去年她靠加工网框挣了4万多元。“活儿不累,工资按件算,一天能挣100多元。再说,在家门口务工也不耽误干农活,方便得很!”朱桂芹笑吟吟地说。
“别看我们村子不大,在当地名气却不小。全村约七成以上的农户从事渔网加工,其中,有一定规模的加工企业就有78家。”该村党支部书记韩学立说。
上个世纪60年代,河沿村村民多为翻砂工,主要制作犁铧、鏊子等。该村后来逐步从加工网坠到加工渔网、从手工生产到机械化生产,依托渔网产业,“网”出了村民的幸福生活。
无独有偶,村里的年轻人也从渔网产业中“觅”到新商机。村民王满仓中专毕业后,长期在外务工。2020年疫情期间,他赋闲在家,看到村子里渔网销售困难,便着手在各大电商平台干起了渔网销售工作。“产品主要销往江苏、浙江等地,一年下来能销售4万至5万单,挣个20万元不成问题。最主要还可以方便照顾老人和小孩。”谈及收入,王满仓信心十足地说。打开手机,进入王满仓的直播平台,目前粉丝量已达2万余人。
一边“织网”,一边“触网”。依靠渔网与互联网这两张“网”,河沿村一批思想活跃的年轻人支起手机支架,为当地村民架起了“致富金桥”,在带动直播带货的同时,还给农村妇女与老年人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真正开创了“双网”互促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目前,河沿村开设网店的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已达78家,他们大多是夫妻档、父子兵,以销售渔网等产品为主,销售渠道主要集中在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年销售额3亿多元,产品主要销往我国沿海地区以及俄罗斯、韩国等。”练集镇镇长位永齐说。
“路通了,灯亮了,现在的村子越来越漂亮了。”这是河沿村村民的真心话。2022年2月,在河沿村党支部的倡议下,村民们踊跃捐款15.68万元,用于改造提升村内景观、打造微型公园、配置健身器材等;2023年6月,村内企业再次自发捐款22万元,重新硬化了村内2000多米的道路,极大地改善了村中基础设施,村容村貌也从“脏乱差”蜕变为“洁净美”。
“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只有转变观念、守正创新、精益求精,才能凝聚力量、站稳脚跟,做大做强渔网产业。”谈及近年来渔网产业的发展,练集镇党委书记刘风雷深有感触。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河沿村里的不少企业更新了生产设备,小小的渔网已经成为当地村民的“致富网”和“幸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