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5年03月20日
第04版:视点 PDF版

绽放在高墙内的“铿锵玫瑰”

周口市看守所女子管教大队民警围在监控前,交流日常管理细节及安全防范重点环节。

□记者 任富强 臧秋花 通讯员 姚金耀 文/图 

核心阅读

巡视监区、安全检查、谈心谈话、队伍训练、心理辅导、集体学习……一件事一件事日复一日地做下去,除了面对每日的枯燥乏味,更要从容应对猝不及防的突发状况,她们的工作时间排得严丝合缝、满满当当。

她们是工作在戒备森严的高墙内的特殊女性,为了帮助在押人员找回生活的信心,周口市看守所女子管教大队管教民警用女性特有的温情、细致、耐心和人性化管教,使单调乏味的高墙生活充满了阳光。

刚刚荣获“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的周口市看守所女子管教大队,就像一群绽放在高墙内的“铿锵玫瑰”。

记者走进周口市看守所看到,春日的阳光洒进高墙环绕的院落里,女子监区秩序井然、书声朗朗,洋溢着向上向好的正能量。默默工作在巡检岗位上的女子管教大队民警,也成了监区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把她们当作迷路的亲人”

“孩子,快坐下,我给你梳梳头!”“谢谢王妈妈!”

管教民警王海霞年龄并不大,却被在押人员亲切地称为“王妈妈”。几日前,一面写有“最美警花,灵魂的拯救者”字样的锦旗送到了王海霞手中。

作为一名看守所管教民警,从早上走进高墙,王海霞一待就是一天,最紧张的时期,两三个月才能回家一次。“从事管教工作,就是要帮助在押人员走出内心的困境。我把她们当作迷路的亲人,要做她们心灵的引路人。”王海霞这样看待自己的工作,并倾注了全部心血。

“在押人员成分复杂,年龄、文化程度差异大,想教育感化她们,难度可想而知。”管教民警刘芮君感慨道。前不久,在押人员魏某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羁押于周口市看守所,她性格倔强、偏执,对司法机关抱有强烈的敌意,对看守所管理人员也充满抵触情绪,入所初期,频繁与同监室人员发生冲突。

刘芮君首先深入研究魏某案件资料,精准把握她内心的症结所在,随后耐心倾听魏某的心声,给予其充分的理解和积极回应。同时,刘芮君还积极协调同监室的其他在押人员,要求她们对魏某多些耐心,在生活方面给予她必要的关怀,魏某逐渐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重视。

在刘芮君的真情关怀下,魏某渐渐放下了防备心理,开始与同监室人员和睦相处。在此基础上,刘芮君趁热打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魏某解读与其案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逐步纠正她的思想偏差,引导她理性看待自己的案件。通过耐心管理和教育,魏某逐渐变得乐观向上,积极配合看守所的管理和教育工作。

管教民警常常以“人文关怀、真心感化”为出发点,创新推行“三心工作法”,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组建专业心理咨询小组、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帮助在押人员缓解心理压力、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对于未成年人、患病人员、老人等特殊群体,管教民警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设立未成年人专门管教区,配备专业心理辅导师;对表现优异的在押人员,让其与家属进行“零距离”会见,用亲情纽带唤醒在押人员的良知,助力她们重塑人生,用爱心与智慧点亮迷途女性的回归之路。

“我们管教把我当作亲人对待,我会积极配合办案,争取早日回归社会。”在押人员胡某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调入管教民警任豆豆管理的监室。因其案件为公安部督办案件,且“上线”迟迟未能查出,案件尚未完全侦破。任豆豆了解到胡某常年无家属过问、入秋后仍穿着短袖短裤的情况后,立即自掏腰包为其购置了长衣长裤,在胡某感冒期间,更是早晚为其量体温、送姜茶,并叮嘱其要好好吃饭、爱惜身体。任豆豆通过日常生活中耐心、细致的关怀,打开了胡某的心门。胡某最终检举揭发了自己的“上线”,使得案件得以顺利侦破。

12年来,周口市看守所女子管教大队民警用每月一次的心理团辅、每逢节日的监室联欢、针对特殊群体的“一人一策”方案,将冰冷的规章制度化作温情的桥梁,用温情感化轻生、自残在押人员2370余人。

泪水和欢笑组成她们的日常

“你们的平均年龄不足34岁,朝气蓬勃的,感化、管理在押人员一定很容易吧?”谈及此话题,被在押人员称为“爽朗大姐”的管教民警张翠低头擦起了眼泪。

真心感化谈何容易?尤其是新到的在押人员,情绪波动比较大,张翠总是耐心地安抚她们。遇到脾气不好的在押人员,张翠就成了她们的“出气筒”,等她们的气撒完了,也就好沟通了。

“每天都在情绪崩溃与自我修复中循环,我们早从‘绕指柔’淬炼成了‘百炼钢’。”张翠这样评价自己的状态。

和张翠的泪水不同的是,新警刘芮君的泪水中更多的是恐惧。去年,一名在押人员接受输液治疗时,突然情绪烦躁造成“跑针”。作为“初生牛犊”的管教刘芮君,冷静地劝导这名在押人员并做拔针处置。狂躁的在押人员手舞足蹈,刘芮君的手不幸被针头扎破,鲜血直流。更可怕的是,该在押人员还患有重度传染疾病,出于职业的责任感,刘芮君还是冷静地进行了处置。处置好后,20多岁的刘芮君面对可能感染传染病的风险,恐惧得浑身发抖,蹲在医疗室墙角哭了。

管教民警孟娥的泪水就来得很幸福了。今年春节刚过的一天,孟娥像往常一样到自己管辖的监区巡检。刚一推门,她就看到几名在押人员用红糖、白糖、饼干、燕麦片拼成了一个创意感十足的“生日蛋糕”,捧着写满祝福的纸条齐声唱生日歌。

原来,几名细心的在押人员早早了解到那天是孟娥的生日,为了感谢孟娥对她们的真心付出,几个人便商量着给她一个惊喜。

“谢谢孟大姐没放弃我们!我们来日一定重新做人!”这几名在押人员感动地说。孟娥红着眼眶说:“你们曾在生活中迷失了方向,我们用真心换真心,相信你们今后一定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这一刻,孟娥突然明白,管教民警的眼泪从来不是软弱的象征,而是打开在押人员心门的钥匙。

她们的工作中不止有泪水,还有欢笑。“某某情绪稳定了,愿意向我们敞开心扉了!”“某某释放后,向我们报喜:她被社区评为优秀志愿者了!”“某某向我们写了封感谢信,回归家庭后成了十里八村有名的贤妻良母!”这些喜讯,总能让管教民警开心好几天,工作中的不愉快也一扫而光。

她们是了不起的团队:周口市看守所女子管教大队以“精细化管理与人性化关怀并重”的监管模式、“法理情相融”的工作模式,实现连续12年监所安全“零事故”、队伍执法“零违纪”;12年来,监区在押人员共提供犯罪线索410余条、协助破案170余起,成为打击犯罪的“第二战场”;她们用无数个日夜的坚守,让高墙内照进了人性之光……

“你用一句话评价一下咱女子管教大队吧?”采访结束时,记者向周口市看守所教导员杨大伟抛出问题。他沉默了几秒,没有多言,而是笃定地向她们伸出了大拇指。

2025-03-20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269442.html 1 绽放在高墙内的“铿锵玫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