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5年03月20日
第05版:文化周口·聚焦 PDF版

刚直不屈的名将虞诩

彭汝刚

虞诩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陈国武平(今河南省鹿邑县西北部)人,历任太尉郎中、朝歌长、 怀县令、武都太守、司隶校尉、尚书仆射、尚书令等职。

战国时期,孙膑曾经用减灶示弱智胜庞涓,而汉朝的虞诩却用增灶示强、小弩示弱之计战胜了羌敌,创造了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汉安帝元初二年(公元115年),羌人入侵武都郡,边境形势告急。当时,主政的邓太后听说怀县令虞诩有将帅韬略,于是把他提升为武都太守,抵御和平叛羌敌。数千羌军在陈仓的崤谷拦截虞诩。虞诩乘羌军兵力分散的机会,日夜兼程行进了一百余里。他让官兵每人各做两个灶,以后每日增加一倍。于是,羌军不敢逼近。有人问虞诩:“以前孙膑使用过减灶计,而您却增加灶的数量;兵法说每日行军不超过三十里,以保持体力,防备不测,而您却每天行军一百多里,这是什么道理?”虞诩说:“敌军兵多,我军兵少,走慢了容易被追上,走快了对方便不能测知我军的底细。敌军见我军的灶数日益增多,必定以为郡兵已来接应。我军人数既多,行动又快,敌军必然不敢追赶。孙膑有意向敌人示弱,我现在有意向敌人示强,这是形势不同的缘故。”

虞诩到达郡府后,兵员仍不足三千人,而围攻的羌军却有一万多人。虞诩便向部队下令,不许使用强弩,只许暗中使用小弩。羌人误认为汉军弓弩力量微弱,射不到自己,便集中兵力猛烈进攻。于是,虞诩命令汉军每二十只强弩集中射一个敌人,射无不中。羌军大为震恐,纷纷退下。虞诩乘胜出城奋战,杀伤众多敌人。次日,他集合全部汉军,命令他们先从东门出城,再由北门入城,然后改换服装,往返多次。羌人不知城中有多少汉军,于是更加惊恐不安。虞诩估计羌军将要撤走,就秘密派遣五百余人在河道的浅水处设下埋伏, 截断羌军的退路。羌军果然大举奔逃,汉军乘机突袭,大败羌军,杀敌擒虏数量极多,羌军从此溃败离散。

虞诩不但擅长用兵打仗,而且嫉恶如仇、刚直不屈。汉顺帝时期,中常侍张防滥用权势,收受贿赂。时任司隶校尉的虞诩上书弹劾,但因皇帝年幼暗弱,宦官当权,奏章往往遭到扣压,不得上报。虞诩愤慨之至,于是捆绑自己来到廷尉监狱,再次上奏说:“从前孝安皇帝任用樊丰(汉安帝时宦官,贪侈枉法,干乱朝政,后被处死),扰乱正统,几乎亡国。如今张防又玩弄权势,国家将遭受祸乱,臣不能与张防一起,所以自己捆绑前来,不要让臣走杨震的路(樊丰干乱朝政,杨震屡次上疏举报,却被樊丰所害)。”奏章上达后,张防在顺帝面前流泪为自己申诉,于是虞诩被罚服役。而张防仍然不肯放过虞诩,欲置之死地,在两天之内,就四次传讯他。狱吏都劝虞诩自杀,虞诩说:“我宁愿被处死,也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奸贼张防。”后来,在浮阳侯孙程等人的帮助下,张防终被流放边疆, 虞诩沉冤昭雪,被赦免出狱,并任尚书仆射要职,后又因兴利除弊,功在国家社稷,升任尚书令。

据《后汉书》记载,虞诩不畏强权,无所曲容,经常为弹劾奸佞而舍身进谏,一生曾经九次遭到斥责,三次遭受刑罚的折磨,但他刚强正直的个性,到老都没有改变。虞诩死后,葬于老家武平。根据《水经注》的记载,其墓位于鹿邑县邱集乡西北方五里处。

2025-03-20 彭汝刚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269445.html 1 刚直不屈的名将虞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