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郭成云 文/图
刘庆同,94岁,沈丘县老城镇人,1992年退休。在职期间,他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现为河南诗词学会会员、沈丘县政协文史研究员、沈丘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沈丘县老干部诗词学会顾问。
退休后,刘庆同并未停下脚步,而是以满腔的热情投身社会公益和文化事业,用实际行动展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学”的精神风貌。
退休后,刘庆同注意到许多老年人因慢性病困扰,生活质量下降。于是,他萌生了创办老年健康辅导班的想法。很快,在他的积极组织下,太极拳辅导班成立了,后又增加了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扇、气功等运动项目。辅导班的规模也从最初的几人发展到如今的300多人。为了让辅导班学员有更好的学习和锻炼环境,刘庆同自费购置了音响设备和图书资料。通过长期锻炼,不少辅导班学员的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85岁的刘月荣就是受益者之一,她说:“参加辅导班后,我的身体比以前好多了,老刘为老年人办了件大好事!”
除了关注老年人健康,刘庆同还致力于文史研究。2007年,沈丘县政协特聘他为文史研究员。他骑着自行车走遍全县乡镇,挖掘老城镇的历史文化资料,编写了《中原历史文化名城——沈丘老城探秘》等书,计22万多字。由于成绩突出,2009年他被市、县政协评为“优秀文史研究员”。
刘庆同退休6年后,受邀加入沈丘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在接下来20多年里,他为沈丘刘姓续谱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没有现成资料的情况下,他自费走访了沈丘县及周边地区的100多个村庄,续写刘氏姓谱,并撰写了《沈丘刘姓考》一书。最令人感动的是,1995年他独自前往山东寻根问祖,虽未找到族谱,但收集了大量关于刘姓迁徙和发展的珍贵资料。在寻根过程中,他甚至在黄河淤滩中险些丧命,但依然坚持完成了调查研究。2018年,他的研究成果《沈丘刘姓及其源流初探》一书正式出版,计20多万字。
如今,刘庆同虽94岁高龄,但他依然发挥余热、不忘初心,继续为社会贡献力量。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展现了老一辈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