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发现明“靖难”功臣房宽圹志
2025-03-28
复制成功!

村民(中)指认房宽墓的位置。
□记者 梁照曾 通讯员 周建山 文/图
本报讯 近日,周口市博物馆联合西华县文物部门在对西华县叶埠口乡房坟村开展文物调查时,工作人员发现了明朝思恩侯房宽的圹志,并在村民的指认下确认了房宽墓址,为研究明史特别是“靖难之役”(简称“靖难”)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房坟村因房宽墓而得名。1970年,房宽墓遭到人为破坏,当时出土两合志石,目前墓志已不知去向,仅留圹志,保存在一王姓村民家中。“思恩侯房公圹志”为青石质,方形,边长80厘米、厚10厘米,上面简要记载了房宽的生平事迹。由于该圹志过去被村民长期用于摔泥、打坯,部分文字已漫漶不清,有关志文与《明史·房宽传》内容略有出入,民国《淮阳县志》也有关于房宽的记载。
房宽,陈州人,明洪武中期任济宁左卫指挥,随徐达在北平(今北京)练兵,因守卫北平有功,任北平都指挥同知,官居从二品,后移守任大宁都司(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西)都指挥同知。建文帝削藩,燕王朱棣遂以“靖难”之名平定内乱。燕兵在进攻都城南京前,为防背后受敌,首先从攻取大宁开始。燕兵突至大宁,房宽因平时不能抚恤士卒,城中士卒绑缚房宽投降。朱棣释放了房宽,并让他继续统领其部众随军打仗。房宽在白沟河之战中统领右军失利,之后随朱棣攻克广昌、彰德,一直打到南京,因功被晋升为都督佥事。“靖难”胜利后,明成祖朱棣论功行赏,封房宽为思恩侯,禄八百石,子孙世袭指挥使。
按照房宽墓圹志所记,房宽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卒于家中,享年78岁,明永乐八年(1410年)葬于“陈州西华县长乐乡郑氏之原”。此地根据房氏族谱记载名为“起凤岗”,因地势较高,在古人眼中为上佳风水之地,故房宽死后择此地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