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晚报 数字报

第03版:热点
放大+ 缩小- 默认

10个月完成的“生命之约”

2025-03-31
复制成功!

宗贤宇(左二)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

□记者 史书杰 郑伟元 文/图

“这次经历,使我在为社会奉献绵薄之力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3月12日,周口市第二人民医院职工宗贤宇在前往河南省肿瘤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时说。

6天后,他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240毫升。这些生命的“种子”被迅速转运,用于拯救一名急性白血病患儿。“见字如面,跪谢恩人,您的善举将深深镌刻在我们心中。”患儿家属在给宗贤宇的信中写到。

作为我市第4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25岁的宗贤宇用10个月完成了这场“生命之约”——2024年5月,宗贤宇加入中华骨髓库,当年12月就接到了初步配型成功的电话,今年3月完成捐献。

“当时根据配型相合程度,我在捐献者队列中排第八位,虽然觉得这次不一定能捐成,但我立刻表达了强烈的捐献意愿。最后,还是由我来捐献。”宗贤宇高兴地说。

由于患儿病情危急,周口市红十字会和川汇区红十字会帮助宗贤宇快速完成了高分辨配型、体检等一系列工作,使他快速完成捐献。

3月26日,记者在周口市第二人民医院见到了宗贤宇。刚刚完成这场“生命之约”的他在医务科紧张忙碌着,开朗的笑声中充满青春的活力:“打完动员针后只是觉得身上有些热,没有其他不适感,捐完第二天我就回来上班了。”

提及为何成为中华骨髓库捐献志愿者,宗贤宇说,工作中见多了人间冷暖,让他感悟到医务工作者的使命不仅在于救治眼前的病患,更在于为人类健康事业播撒希望的种子。

“贤宇是2020年从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之后就一直在我们科室工作。年轻人干活麻利勤快,医护人员和患者都很喜欢他。”周口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说,宗贤宇在医院是个“热心肠”,这次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大家都认为他是青年职工学习的榜样。

宗贤宇的座右铭是鲁迅先生的一段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他用10个月完成了这场“生命之约”,他还将继续投身公益事业,让爱与希望在人间久久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