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藏友收集到《孔子见老子》汉画像石拓片 青年书法家李为拓片题记

来源: 2018-10-03 19:56

本台讯(广电全媒体记者 谢明)孔子见老子是指历史上春秋末期孔子见老子之事。汉画像石的出土为证实发生于春秋末期的孔子问礼于老子这一中国文化史上重要事件的确实存在。

目前,我市藏友毛云龙收集到一幅汉画像石拓片,画面表现的正是孔子率26位弟子拜会老子的情景。

在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孔子和老子是两位具有代表性和开创性的人物。作为儒家与道家学说创始人,诸多文献和考古资料都证实孔子曾多次向老子问礼。第一次有年代可考的是孔子17岁时问礼于老子,即鲁昭公七年(前 535 年) ,地点在鲁国的巷党。第二次是在春秋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年) ,地点在周都洛邑(今洛阳) 。第三次是孔子53岁时,即周敬王二十二年(前498年) ,地点在一个叫沛的地方。 《庄子•天运》载曰: “孔子行年五十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 。第四次在苦县(今鹿邑),关于这次拜见老子,也有出土实物可证,即1992年安徽省亳州市文物部门在鹿邑太清宫镇东北方向 5 公里的安溜镇发现了“问礼宫石刻” ,所指即孔子问老子故里处,说明孔子也曾到过老子的故里鹿邑。

在出土汉画像石中, 《孔子见老子》雕刻图在艺术表现手法、雕刻风格、视觉形象等方面有所差异。

这幅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拓片全长4.1米,表现老子、孔子、晏子、子路等34位人物。画面人物栩栩如生,场面壮观,见证了历史,反映出了儒、道两种思想文化在中国不同历史阶段中的交流与发展,亦为研究儒道思想之关系的发展脉络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历史信息。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周口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周口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李为为《孔子问礼老子》汉画像石拓片题记。

推荐阅读

Top
分享 : 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