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藦的从前叫芄兰

来源:周口晚报 2020-09-11 08:49

■董雪丹 文/图

看到“萝藦”这两个字,感觉有无限意趣,竟不自觉地揣度,为什么是这俩字组合、缠绕在一起?

因为好奇,翻开了字典,一个字一个字地来看。原来,“萝”这个字指的是能爬蔓的植物。“藦”,这个字出现的唯一义项就是萝藦:“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叶子心脏形,花白色带淡紫色斑纹,果实纺锤形,种子扁卵形,全草入药。”看来,这俩字真是绝配,“萝”这个美丽字眼的出现,让人更形象地感知到草质缠绕藤本的柔美状态。

单位院子里就有一大片萝藦,最初几次对它小花儿的记忆是白色的,后来又发现新开的淡粉紫的小花一簇簇地聚合在一起,花瓣都是边缘蜷曲的五角星,上面是一层密密的白色茸毛,让整个花朵都看起来毛茸茸的。

萝藦的叶片是很好看的心形,有着厚实的质感、清晰的叶脉,如果仔细看,会发现它的叶子也是毛茸茸的,尤其是新生的叶片,可以明明白白地看到被一层白色的细小的茸毛覆盖。

掐破萝藦的茎叶,会有白色的像乳汁一样的液体流出来。看来,“奶浆藤”这个名字也不是白叫的。

萝藦的小花落下,结出的是小惊喜。有文献称萝藦为婆婆针线扎儿、婆婆针线袋儿,《本草纲目》中称它为“婆婆针线包儿”,应该都与它的果实有关:“结实长二三寸,大如马兜铃,一头尖。其壳青软,中有白绒及浆。”剥开果壳,里面果然可见种子顶端长有白色丝状茸毛,像一根根银针,整整齐齐地在壳里排列着。不知古人是不是照着萝藦果实的形状制成了针线包?萝藦的小果子外形还很像古人用的一种打开绳结用的小工具“觿”,形同锥、似羊角。

萝藦在《诗经》里的名字叫芄兰。这缠绕在历史深处的藤蔓,细细品来,诗意绵绵,情意绵绵。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xī)。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shè)。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韘是用玉或象骨制的扳指,和韘一样,都是成人的佩饰,童子佩戴,是成人的象征。翩翩少年戴上了成人的佩饰,穿着宽大的衣服,垂着腰带,飘飘忽忽地从一个少女身边走过。他自以为已经长大,其实呢,不自知,也不知人,更不懂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少女的小心思。一直关注着他却不被理解、不被亲近的女子,自然生出几分嗔怪:瞧你那自以为是的小样,你以为垂带飘飘就是潇洒了?哼。

这写在历史深处的朦胧的小诗,名字叫《芄兰》,朱熹说过:“此诗不知所谓,不敢强解。”不敢强解,就不解吧,可以想象,只要找到与自己相同或相通的情感。

我愿意想象诗中是两个许久不见的青梅竹马的少男少女,芄兰枝上的果荚,像童子佩戴的装饰,“童子佩觿”又是什么样子呢?让人想起芄兰柔软的枝在风中摇摆。童子手上戴的扳指,让人想到芄兰的叶子,心的形状是像那个不谙风情的少男之心?还是像那个情窦初开的少女之心?每一个娇羞的少女都有像萝摩那样蔓延出去的隐秘心事,密密麻麻的茎叶缠绕在一起,像心里的疙瘩解不开,像心事纷乱如麻,盼着那个自己心仪的俊美少年能够懂得、能够解开,结果这个不谙世事、不解风情的大男孩虽然佩戴了一个专门用来解结的工具,却不懂得用它来打开一个少女的心结。

看到萝藦,还是会想起很久很久以前,在萝藦还叫芄兰的从前,有一种情感叫欲语还休。几千年过去了,芄兰还在,相同的情感还在。

推荐阅读

Top
分享 : 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