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医药卫生
 
 
 
2009年7月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斜视弱视患者康复是她最大的心愿
——记周口市百佳医生、市眼科医院斜视弱视科主任王慧
记者 刘艳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如果不幸是个斜视、弱视或者上睑下垂的患者,可能连抬起来头的勇气也不足了。然而,一个娇弱的女性却能够让这部分眼疾患者能够直面人生,不再低人一等,像正常人一样去追求自己的事业及幸福,她就是周口市眼科医院斜视弱视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王慧。

  1986年7月毕业后,王慧被分配到周口市眼科医院。23年来,她一直工作在眼科临床的第一线,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工作认真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对病人态度和善可亲,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称赞。

  不论是在门诊还是在病房,王慧对病人都是经过耐心、细致地检查之后,再做出准确的诊断及治疗。有时,她还要做病人的思想工作,目的就是让患者身心都能恢复健康。由于她从事的专业是斜视、弱视、上睑下垂,来这看病的大多数病人不愿抬头,用长发掩盖眼部缺陷。在术前认真检查的基础上,面对愁容满面的患者及其家属,她总是先与他们进行沟通思想,赢得他们的信任,以争取他们的配合治疗。经过她的手术矫正,病人大都得以康复,从此能够直面人生,不再低人一等,像正常人一样去追求自己的事业及幸福。患者那久违的发自内心自信笑声是她最大的欣慰。不论是双休日、节假日,她经常加班加点,有求必应,从不计个人得失。她从不推诿病人,不乱开药,合理使用抗菌素,多次拒收患者的红包及吃请。

  2004年,有一位新疆人带着6岁的孩子,经内地人介绍到周口市眼科医院就诊,找到了王慧大夫。由于语言不通,王慧就请懂新疆语言的人帮助介绍,了解患儿病情,反复检查,并在全麻下进行斜视矫正术。手术非常成功。要出院了,患儿的父母发了愁,因为语言不通,他们不知道汽车站在哪儿,去郑州怎么坐车。王慧得知情况后亲自护送他们到汽车站,买好去郑州的车票。患儿父母非常感激,激动得热泪盈眶,握着她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2008年2月7日到8日(农历大年三十和春节),王慧连续接诊了三台眼外伤手术,几乎是两天一夜没睡。7日上午11时许,一位从郸城县转诊过来的眼炮伤患者,伤情严重,王慧立即投入了手术之中。经过精心手术,这个患者的眼睛保住了。这时,又一名眼外科患者来了,眼球破裂伤更加严重。浪费一分钟眼球就等于多一分危险,她二话没讲,立即又投入到手术之中。手术后,她累得腰都直不起来,顾不上休息,又详细写起了病例,一直写到夜里两点。第二天接着又是查房、术后用药……但王慧却根本没把这件事看到心上,她说这对于眼科医生来说太平常不过了。

  多年来,王慧凭着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潜心钻研,总结临床经验,先后在省级以上专业杂志和省国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并参加编写了《眼外肌学》、《特别类型斜视》两部书,该书得到国内眼科同行尤其是眼肌专业医师的好评。她先后获省、地科技成果奖8项,多次被评为院内先进工作者。2006年、2007年、2008年她又相继被评为“周口市医德先进个人”、“周口市百名人民健康好卫士”、“周口市百佳医生。她的事迹被刊登在《周口日报》、《旗帜》杂志上。她在周口电视台《健康新视界》栏目中主讲的儿童斜视、弱视专题受到广大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认识王慧的人都这样评价她:她是一个医德高尚,技术精益求精的医生;她是一个不怕吃苦,乐于助人的医生;她更是一个以救治斜视弱视儿童为天职的好医生。正如她自己在日志中写的那样:“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服从领导,团结同志,工作认真负责,技术精益求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时事新闻
   第04版:医药卫生
   第05版:社会民生
   第06版:健康时尚
   第07版:理论与实践
   第08版:龙都网苑
60余台大型医疗设备“落户”市中心医院
周口市口腔医院系列展示之二·
举办演讲赛 共庆建党节
努力改善患者就医环境
让斜视弱视患者康复是她最大的心愿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