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云,中共党员,大学专科学历,副主任医师,麻醉科主任。
1989年,该县医院人事改革,张东云担任麻醉科主任。当时医院麻醉科人员学历低,设备不完善,工作环境差,随着手术量的增加和医疗环境的变化,这种状况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带着这些问题,他积极向医院提出建议:购置必要的设备。很快被院领导所采纳,从而提高了患者就医环境。
张东云深知,麻醉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高、医疗风险大的工作。传统的观念认为麻醉科是一个辅助科室,从医院医疗管理角度不重视。随着麻醉科改为临床科室,他开始着手制订麻醉科工作发展计划,重点突出人才的培养。从1990年开始,他先后派出4人分别到北京、郑州、南京医院进修。归院后每人带回1—2项新技术,提高了本科室的诊治水平。随着医疗市场的变化和需求,麻醉专业需要有更高的学历、更加专业的人才服务于病人。2000年—2003年,他积极争取到两名大学生进科室,经过科内1—2年的培养,再到北京、郑州上级医院进修。在他们经过学习回科后,使麻醉工作呈现出新的起色。现在科内有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两名。人才梯队合理,麻醉工作发展充满了活力。
张东云常说:“当好科主任,首要任务是把好医疗质量关。麻醉科管理的中心工作是抓好医疗质量,医疗质量是科室工作的生命线,管理工作有它的特殊面,就是高风险,容易发生医疗差错。”针对这种情况,他组织科室坚持每月进行一次麻醉医疗差错分析会,借鉴外院教训,并举一反三,找原因、论危害、挖根源、堵漏洞。由于他狠抓了医疗质量管理,使科室工作井然有序,避免和减少了医疗事故和差错的发生。
张东云认为:科主任做管理工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但敢讲,还要深入到各手术间查看每台手术麻醉具体情况,这样做,对一些医生存在的小手术无关紧要的麻痹思想起到了警示作用,使麻醉医生牢记:有小手术无小麻醉的教训,养成时时都小心、事事都重视的习惯。
张东云狠抓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他觉得谁按制度办事、按规章操作,谁就能胜任工作、谁就出成绩,否则就会出差错。他结合科室以往麻醉人员重操作、轻管理的现象,组织科室人员进行讨论、讲清利害,重申麻醉的要害是管理,并规定了麻醉操作管理负责制,从而使大家认识到麻醉管理的重要性。特大危重手术麻醉前,会诊是科室常抓的一项制度,经常由他主持,主管医师报告患者情况,其他医师提出自己的意见选择麻醉方法、术中管理措施、应急方案等,讨论内容记录在册。张东云对每次特大危重手术,不论白天、夜间,都要参加。由于坚持了这一做法,科室每年完成200例特大危重手术,他都能做到心中有底、措施得当、处理有效,确保了手术麻醉质量。
张东云注重医德的学习和培养。他认为:作为一名医生,光有技术没有医德,充其量是个医匠。作为科主任,他在医疗道德上的所作所为是一面镜子,对大家起着对照和警示作用。面对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药物回扣、检查提成的浪潮冲击着医疗领域这片净土。受利益驱动,有的医生丧失良心、不讲道德,做出了有损患者利益的事。在这种情况下,他保持清楚的头脑,不受利益驱动,做到在麻醉用药上,凡是有提成的药品坚决不用。在农合用药目录中,不报药品不用,并认真做好科室其他医护人员的思想工作,自觉共同抵制这种倾向,受到医院和广大患者的好评。
张东云注重新知识的获得,新技术的掌握和临床应用,大大提高医疗质量。1998年,扶沟是种植棉花大县,带来的问题是口服农药中毒病人的救治。传统的内科治疗,死亡率很高,外科切开胃肠道冲洗是一种有效方法。但在麻醉方法上,书本上没有介绍过,采用常规的麻醉方法效果非常不理想。他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际病历总结,发现常规麻醉方法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麻醉药种类使用不当,如:普鲁卡因、司可林等,这类药是在血液中被胆碱脂酶降解代谢的,而农药中毒病人血液中胆碱脂酶浓度大都为零,麻醉药在体内不被降解代谢,就会蓄积中毒,使患者意识不醒、呼吸不畅,最后呼吸衰竭而死亡。原因找到后,他总结出一种复合麻醉方法用于农药中毒的手术麻醉,大大提高了救治成功率。由此总结的经验获市科技成果二等奖,其专业论文刊登在国家级专业杂志上,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患者的普遍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