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境内外媒体,对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学者所作的长寿基因研究进行了连续报道。在过去的几年里,研究人员将1890~1910年出生的1055名百岁寿星,以及此年代出生的年龄不及百岁的1267名老人分为两个组,然后进行基因比较。结果发现,寿星组老人存在一些可以抵消染色体中某些致病因素的基因,从而使其活到百岁以上。人们将百岁寿星体内具有反控致病基因能力的基因称为长寿基因。而对照组老人没有长寿基因。
长寿基因有很多种,例如能反控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基因。一种长寿基因通常只能反控一种疾病。这种长寿基因越多,长寿的几率就越大。由于每个人获得多种长寿基因的机会较小,所以即便在百岁寿星最多的美国,平均在3300名老人中也只有一名老人超过百岁。即便有了全套的长寿基因,人也不一定会长寿。
有长寿基因仍需良好环境。无论是对一个特定物种还是某一物种中的特定个体,长寿基因不仅会与其他基因相互作用,还会受环境因素的制约。或者说,环境因素在长寿基因的表达上具有不容低估的地位和作用。
已知的有利于长寿的因素为:
环境清洁。环境污染是一个主要的折寿因素。而长寿村多处于远离环境污染地区的“世外桃源”。世界最著名的长寿村,如我国的广西巴马县、巴基斯坦的罕萨山谷、俄罗斯的外高加索阿布卡则山区、秘鲁的维尔卡巴山谷、意大利的卡姆波蒂迈莱镇、日本的冲绳岛和希腊的锡米岛等,不是在两侧面临山谷和人迹罕至的乡野,就是在四面环海的岛屿。
饮食习惯“四多两少”。四多,即素食多、蔬果多、粗粮多、鲜品多。两少,即口味少(油少、盐少、糖少)、食量少(食量不超过身体的需要,只吃八分饱)。迄今已被证实能有效延长动物寿命的唯一干预措施是使其长期保持轻度的饥饿状态。
经常保持体力活动。长寿村给人带来的最深刻的印象是,那里的人终年、终身保持着劳动的习惯。城市的百岁寿星同样有爱活动、肯运动的习惯。
经常保持良好的心态。有人专门分析了长寿者一生的经历,发现他们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比其他人坎坷少。其实,他们与其他人的最大区别在于性格稳定,善处人生遭遇。
(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