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2010年12月10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财政让周口充满活力

  ——“十一五”期间我市财政收入实现翻番

  记者 李凤霞

  开栏的话

  五年,一个征程;五年,一个跨越。

  五年,一个新坐标;五年,一个新期待。

  回顾即将走完的“十一五”,周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我们的城市在变化,我们的企业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在改善。在完成“十一五”规划的答卷上,我们真切感受到在这份答卷上跳动着这样一个关键词——嬗变。科学发展、经济转型、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在这份答卷上毫无悬念地写满了我们的自信和喜悦。

  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周口在摆脱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开启了一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五年来,我市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综合实力较快提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转型效果明显;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绿色转型稳步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继续改善。

  当2011年向我们走来的时候,回望三川大地五年来发展的印记,我们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为此,本报从今日起特开设“嬗变——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专栏,与广大读者一起悉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改变和革新,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十二五”,以崭新的发展方式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五年,能让少年变青年,能让小树成栋梁。随着又一个五年的即将结束,“十一五”期间,周口经济发展捷报频传:截至11月底,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4.13亿元,是“十五”末的2.62倍,其中市本级完成9.3亿元,提前1个月完成全年收入目标任务。此外,全市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教育等民生支出共计83.6亿元,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从2006年的41.1%提高到2010年11月底的50.4%。

  夯实基础 做大财政“蛋糕”

  “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培植税源,夯实财政增收基础,依法加强税收征管,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努力做大财政收入的“盘子”,同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拓宽财政收入渠道,使全市财政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2006年至2010年,我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15.24亿元、19.65亿元、25.49亿元、30.86亿元和35.5亿元(预计),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从63.2%提升到了70%。

  五年来,我市财政部门把服务全市经济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大力开展财源建设,大力支持重点企业发展,强化综合治税,壮大了工业财源。

  做好“农”字文章,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主体农业,稳固农业基础;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及种植养殖业,发展农工商、贸工农一条龙系列化生产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壮大了农业财源。

  积极争取国债投资项目,参与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支持服务业发展,重点扶持壮大三产财源。同时,不断规范非税收入,做大财政收入的“盘子”。

  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财政实力的不断壮大,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为顺利完成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强化职能 服务发展大局

  “五年前,我们国库部门最愁的是开空头支票,往往是支票开了,银行账户上没钱。现在,我们愁的不是开支票,而是重点保障哪些项目的支出。用一句形象地话就是‘过去是保温暖,现在是保发展。’”采访中,市国库支付中心主任程怀林的一句话更能体现财政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的能力在不断增强。

  随着收入的大幅提高,我市财政也逐渐地从自求平衡吃饭型财政转变为和谐发展的建设型财政。

  服务工业经济有新举措。积极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重点工业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2006-2010年,利用省政府对黄淮四市的优惠政策,争取上级各项资金12亿元;2009至2010年,积极筹措资金为全市23家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公司注入资本金1.28亿元,带动企业融资近19亿元,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的经济建设。

  服务“三农”工作有新成效。 “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部门围绕打造粮食核心产区,积极发展粮食生产,农业的投入逐年加大。5年来,我市投入“三农”资金65亿元。

  服务县域经济有新进展。2006年至2010年,各级财政部门落实转移支付资金139亿元,分类扶持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促进县域经济增长提供了财力保障。

  规范管理 提高效率效益

  “只有管理规范了,才能实现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的统一。十一五期间,我们以规范、效率、效益为目标,把推进增收管理改革和支出管理改革作为改革的重点,从体制、流程上入手,树立现代财政理念,加速与现代公共财政管理制度的接轨,财政资金管理更加规范。”市财政局局长陈志伟告诉记者。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提高预算的透明度和约束力,强化预算执行的严肃性;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有效保障了财政资金支付的安全和高效,提高了财政资金的调控能力和使用效率;推进财政投资评审改革,建立了“先评审后下达支出预算”的事前财政监督管理机制;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杜绝单位“乱收费”、私设“小金库”和挪用非税收入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快财政信息化建设,信息网络建设和各项财政业务应用系统得到完善。

  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改革,全部实行了“单位开缴款书、银行代收、银行打票、财政统管、政府统筹”的模式征管,促进了全市非税收入的大幅度增长。2010年11月底,全市非税收入完成10.5亿元,同比增长22.5%。

  “这些年,我们感受最多的是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加大,管理更规范,使用效率更高,资金更安全。”市财政局农业科副科长李彦斌说。

  优化结构  增强保障能力

  今年1月12日,扶沟县柴岗乡梅桥村80岁的梅留平接过新农保保险金存折时心里乐开了花。他做梦也没想到,种了一辈子的田,还能像城里人一样按月领取养老金。

  2008年9月1日,市民李明进把孩子送到新建成的市直第一实验小学。50多人的班额让他很满意,他逢人就说:“‘一建五扩’工程解决了孩子上学难的问题!”这一张张笑脸,一份份温暖,无不折射出公共财政的阳光。

  经济发展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发展社会事业、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上。“十一五” 以来,我市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合理安排财政资金,压缩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确保重点支出,财政支出重点也逐步向事关民生、公共服务领域倾斜,公共财政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从2006年的78.5多亿元到2010年的180亿元(预计),年均增长23%,财政在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领域里投入成倍增长。周口的马路宽了,路灯亮了,高楼多了,桥通了,百姓的腰包鼓了。

  坚持“确保重点,压缩一般”的原则,确保运转和干部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教育、科技、农业等支出按法定比例增长,“十件实事”、“双十五工程”等全市重大项目支出得到保证。

  对农民由“取”到“予”。公共财政惠及三农的范围大了,标准高了。五年来,惠农补贴增至13余项,提高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消费。

  社会事业发展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十一五”期间,全市校舍安全投入资金8.6亿元,“两免一补”发放资金40.4亿元。教育事业的投入也由过去的普九向教学环境、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方向转变,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学,上好学。

  社会保障的网络越织越密。五年社会保障支出累计完成110亿元,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金、低保人员低保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补贴、农民工转移就业培训等资金得到足额保障。

  过去的五年即将被画上完美的句号,未来的五年又将凭借着什么力量,让周口的经济一直又好又快地呈现出别样的风景,周口财政正在积蓄力量。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时事新闻
   第04版:教育视界
   第05版:民生关注
   第06版:淮阳新闻
   第07版:沙颍文艺
   第08版:影视快递
财政让周口充满活力
省平安建设考核组
来周开展检查考核工作
徐光率队参展首届河南国际金融博览会
我市召开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履职经验交流会
不断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
天气预报
标题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