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化周口发展报告 郸城篇
 
 
 
2011年11月22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郸城:书法诗词并蒂开
  广场文化活动如火如荼

  郸城有动人的传说,是道教始祖老子炼丹丹成之地,著名军事家鬼谷子王禅在该县洺河桥畔得道成仙。

  近几年,全县相继荣获中国书法之乡、中华诗词名县。《洞房》、《云锦人家》等一批自创戏剧相继获省戏剧大赛金奖和省文化艺术最高奖“文华奖”,郸城戏剧文化名动全国。

  郸城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

  全县辖23个乡镇(含3个办事处、1个产业集聚区),总面积1471平方公里,总人口134万人。勤劳的人民,丰富的实践,逐渐在这片热土上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

  文物古迹较多。全县高度重视文物普查复查这个基础性工作。2010年荣获我市唯一的省文物普查先进县。现今,全县物质遗产有省级遗址二处(汲冢遗址和段寨遗址)。其中“段寨遗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申报工作全面启动。县级遗址十二处(包括二座古建筑)。有管藏文物一级品2件,二级品文物25件,三级品文物118件,参考品52件。此外,鬼谷子王禅升仙遗址的开发利用已经启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张振福泥塑、郸城大鼓、稀有剧种——坠剧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郸城俗语故事、宁平麻花、梅氏通草画等9个项目被列入周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年,组织和编篡了《文化志》、《戏曲志》、《民间故事》、《民间歌谣?谚语集成》、《郸城县志》、《文史资料》等,还有一些部门编写了各自行业的专业《志》书,在一定程度上对全县部分面临传承断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抢修。

  民间文化特色鲜明。民间艺术的表演形式有杂技、狮子舞、竹马舞、肘歌、秧歌、高跷、跑旱船、腰鼓、盘鼓、唢呐等。东风乡以表演高跷著名,2009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此外,民间传统工艺有剪纸、烙画等,现代工艺有泥塑、铜雕等,民俗文化有秧歌、庙会等。

  书法绘画生机盎然。涌现了柴建方、段忠勇、李干臣等一批郸城籍书画大家。全县拥有国家级书协、美协会员15人,省级会员76人,市县级会员1900多人,书画爱好者达20多万人。近几年来,在全国、省、市级书协、美协举办的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者152人次,二等奖310人次,三等奖520人次。2008年全县成功荣获第一张国家级名片——中国书法之乡。

  文学力作不断涌现。青年作家尉然成为全市文学创作领军人物之一。他的中短篇小说集《李大筐和李小筐的爱情》先后荣获首届北京文学奖,第三届老舍文学新人佳作奖。青年作家谷禾创作的诗集《飘雪的阳光》入编《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在被命名为“中华诗词名县”后,2009年11月全县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诗集《郸城诗词选集》出版。

  戏曲舞蹈类别多样。戏曲有豫剧、曲剧、越调、坠剧等。值得一提的是“坠剧”创始人、著名艺术家吴宗俭享有“活王华”之称。由他改编和演出的《回龙传》、《铡郭槐》和《罗红征南》等典艺全本大书分别由《河南黄河音响出版社》、《安徽黄山音响出版社》和《上海新文化音响出版社》制成录音磁带公开发行,深爱群众喜爱。音乐舞蹈学校有26个,主要教授拉丁舞、集体舞、现代舞等。

  加大资金投入,夯实文化基础

  文化重点工程建设加大。投入300万元整修的人民会堂在全市设施一流。投入200多万元,建成郸城艺术学校一所。投资600多万元建成的郸城文化艺术中心内设展厅、音乐室、培训室、排练室等,经常举办美术、书法、摄影、剪纸、民俗等展览和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培训班。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了郸城县广播电视中心。引资800万元的奥斯卡影城完成建设并向全县人民开放。此外,建成大型文化广场一个,人民公园和滨河公园两处,使广大市民有了文体娱乐活动的场所。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仅政府的文化投入就达2.3亿元,超过郸城建县以来文化投入的总和。

  打造文化品牌,促进产业发展

  全县现有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文化服务单位310多家,从业人员3600余人。文化产业处于探索、培育、发展的阶段。近几年,全县坚持以书画、泥塑、戏剧、民俗文化为重点,着力打造精品工程和知名品牌,特色文化品牌带来的效益在经济增长中逐年上升。

  书法产业显优势。在依托书法资源优势,获得“中国书法之乡”第一张国家级名片后,巧打书法之乡文化牌,唱好书法交流文化戏,全县书法行业快速走向产业发展道路。近几年,实施“走出去”战略,郸城书法界分赴日本、韩国、北京、上海等国内外大中城市开展巡回展、邀请展100多次,极大拓展了书法产业经营活动的空间。全县书法届名人创办的书法院、艺术馆等民营实体30多家,遍布省内外,每年总收益达2000万元以上。2010年,在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我县与深圳黄贤铸实业有限公司、广州俏佳人传媒有限公司签约了4000万元的书法产业项目。

  振福泥塑声名扬。振福泥塑在政府扶植下,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迅速做大,效益可观。张振福的泥塑作品“小货郎”获河南省首届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好年头”、“扬场”、“剃头”分别获第三届中国国际民博会及第二届中华(天津)民间精品博览会金奖;“干杯”获首届中国中部(武汉)文博会美术工艺品展金奖。“春播”荣获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最高奖百花奖。《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日本《朝日新闻》、河南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等海内外100多家媒体对振福泥塑作了专题报道。他本人应邀到境外参加文化交流时,作品被美国、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收藏家收藏。

  中原民俗旅客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2008年9月,国家2A级旅游景区——郸城中原民俗园盛装开园,给郸城旅游文化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开园至今全国各地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附近居民以民俗园为载体,开辟了农家菜馆、小旅馆等富有农家气息的旅游食宿地点,带动附近周边地区年创综合收入300多万元。

  戏剧文化结硕果。该县实行政府“埋单”搭台,文化部门积极组织,群众欢乐看戏的策略,倾力打造戏剧精品。以郸城县艺术团(现河南省豫剧三团实验艺术团)为依托,自2000年起,排演了《五世请缨》、《杜鹃山》、《朝阳沟》等10台大型戏剧,26个折子戏。自创了豫剧《洞房》和坠剧《小包公》、《嫁母》等剧目。投资180多万元创作并编了青春版豫剧《白蛇传》、传奇故事剧《云锦人家》两部大戏,近几年共获省、市戏曲奖项33个。目前全县争创“戏曲之乡”的申报工作已全面起动。

  而今,全县人民正乘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九次党代会的东风,带着自信和激情,在文化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干群齐心协力,一定会走活文化发展这盘棋,开创文化发展新篇章。

  柴建方

  1943年12月出生,河南郸城人,1968年毕业于宁夏大学中文系,曾任摄影记者多年。系中国书协二届理事、西泠印社社员、宁夏书协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擅长行草隶篆诸体及篆刻艺术,曾多次参加全国及国际性大型书展并多次获奖;被中南海、外交部、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长城碑林等国内外百余家陈列、刻碑和收藏。作品收入国内外200余种大型集子,传略收入十多部辞典。书法擅长行草篆隶诸体,雄强国依雅;篆刻则古茂清除奇。曾多次参加全国及国际性大型书展,亦多次获奖。曾在中日、韩、美、加、东南亚各国及港台等地展出和发表。应人民大会堂之请,赴京创作巨幅书法;同时为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等国内外多家博物馆、纪念馆、碑林等刊石刻碑。曾应邀出访日本、新加坡讲学和艺术交流。出版有《柴建方书法篆刻集》。作品收入《中国现代书法选》、《中国当代书法大观》、《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之书法卷和篆刻卷等数十种集子。传略收入《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当代篆刻家大辞典》、《中国摄影家辞典》及《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

  尉然

  1968年出生,河南郸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周口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就读于河南省文学院首届作家班和鲁迅文学院第十四届高研班。2002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在《北京文学》、《钟山》、《十月》、《当代》、《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山花》等报刊发表长、中、短篇小说近百万字。部分作品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月报》、《小说精选》等报刊转载,登上中国小说排行榜,并收入《中国年度小说精选》、《中国年度最佳小说》、《中国文学年鉴》等多种国内权威文学选本。短篇小说《李大筐的脚和李小筐的爱情》获新世纪首届北京文学奖、第二届河南省文学奖、第三届老舍文学奖。中篇小说《菜园俱乐部》获第四届河南省政府文艺成果奖。中篇小说《我的理想》获第三届河南省文学奖。中短篇小说集《李大筐的脚和李小筐的爱情》入选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2005年度“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

  中国书法之乡

  中华诗词名县

  中原民俗园

  中原红色收藏馆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郸城坠剧

  张振幅泥塑

  郸城大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郸城汲冢遗址

  郸城段寨遗址

  郸城县于2008年被中国书协授于“中国书法之乡”称号。该县先后建立了书协县直分会、老年学会和少儿学会,22个乡(镇)、办事处和几家大型企业全部建立了书协分会,6所高中、27所初中成立了书法学会。喜爱书法的达20多万人,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位次。近年来,郸城县以提高书法整体创作水平、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目标,大胆创新,确立了以书法展览促创作、出精品、求发展的工作思路,以郸城书画院、郸城文联书画院、云海书画院、中原书法研究院、中州书画院、豫东书画院为主阵地,积极开展各种规模、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专题展、个展以及全国巡回展、邀请展,激发了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创作热情,打造了书法文化品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文化周口发展报告 郸城篇
   第04版:广告
郸城:书法诗词并蒂开
中原红色收藏馆
中原民俗园
郸城奥斯卡新视界国际影城
汲冢遗址
李宗田烈士革命纪念碑
段寨遗址
郸城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