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川汇区各级各部门采取召开专题学习会、座谈会、交流会等形式,认真学习市委书记徐光《提高凝聚力创新力执行力,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署名文章,结合工作实际,撰写理论文章和心得体会,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研究制定推进工作方法措施,在全区掀起了“提高‘三力’,实现富民强区新跨越”的热潮。
提高“三力”、实现富民强区新跨越,需要凝聚起强大的思想合力,用共同的目标引导大家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区委要求,“三力”理论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站在周口“三化”协调发展的角度,非常符合川汇区的实际。这一理论,来自于实践,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对实际工作又具有很好的效果,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纲领性理论。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在理清思路,理清工作重点的基础上,就下一步怎样推动工作进行认真学习,认真分析,认真讨论。然而,要想在富民强区中凝聚起强大的思想合力,就要坚持“服务中心城市、建设中心城市”工作定位,坚持以市三次党代会和区三次党代会为指导,抓住市委、市政府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以富民强区、解缚增效谋跨越为目标,以城市建设和商贸业发展为重点,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产业集聚区建设为抓手,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化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川汇区追赶跨越;就要按照“富民强区”总目标和“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持续求进,又好又快”总基调,突出抓好旧城改造、特色商务区建设和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园区三项重点工作;就要转变作风,创优环境,把根治干部“平庸、畏难、疲沓、虚浮、散漫”作为重点,集中开展“五治理、五提高”活动。
提高“三力”、实现富民强区新跨越,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推进工作的方式方法。
要坚持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制工作法”,按照“一中心、五组团、五支撑”发展格局,突出“五个着力”工作原则,坚守“五有五不”,把各项工作谋划成项目, 在“一部三办五组”的带领下,明确项目主体和分包责任,落实考评、督查、奖惩、问责等机制,加快推进在建及开工项目建设进度,加紧已定项目的谋划运作;要按照“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利益”原则,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努力打造群众宜居环境城市;要按照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园区定位,立足主导产业,瞄准高新技术,完善基础服务,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
提高“三力”、实现富民强区新跨越,需要广大干部群众在实践中自觉提高“三力”。当前,全区项目建设效果明显,包括工业、城建、商贸在内的16个项目开工建设,集聚区内11个工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集综合商业、金融业、丹尼斯城市综合体等于一体的文昌大道商业街和以关帝上城、新世家为主的关帝上城商业圈及以中原国际商贸城、家乐福超市、宏远和庞大汽车城为主的中原国际商贸城商业圈雏形初现;以机械制造、光缆电缆、服装加工三大主导产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推进协作配套,拉长产业链条,促进集群发展,正在按照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园区目标定位, 全力打造成中心城区最具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园区。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项目建设、特色商务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园区建设整体推进速度还不快,投入的精力还不足,处理制约因素的方式方法还不多。这就需要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在工作中自觉提高“三力”,进一步凝聚起建设川汇、发展川汇的强大力量,不断创新推进工作的方式方法,执行、落实好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和部署, 把持续提高“三力”作为实现富民强区的巨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