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艳) 5月9日至10日,由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调研室巡视员何嘉平带队,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20余家中央及行业新闻媒体组成的“中华环保世纪行”新闻采访组来到我市,集中采访我市节能减排工作的进展和经验做法。
省人大常委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主任王群,副主任李建伟、李学义,省环保厅副厅长马新春,市领导徐光、刘继标、李洪民、董志辉、刘占方及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王富生等陪同。
“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由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联合中宣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环保部等14个部门共同组织,已经持续开展21年。此次活动延续了去年确定的“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的总体思路,即在今后5年,始终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作为活动主题。今年活动的重点是“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和“综合治理、防控雾霾”。
9日下午,采访组首先来到沙颍河沈丘县大闸断面,听取有关水污染治理及周边环境整治情况的介绍。记者分别围绕各自关心的断面水质现状、排污治理举措、污染源监测方式等问题,与相关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实地感受并记录我市水污染治理取得的新成果、新成效。随后,采访组一行前往沈丘县污水处理厂,走进中控室,询问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流程、运营现状和管理模式等情况。
10日上午,采访组先后到益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和周口鲁花花生油有限公司,实地察看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和生产线作业流程。采访组还到淮阳龙湖进行采访,了解有关龙湖湿地生态保护和科学利用情况。
我市历来重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不断强化目标责任管理、重点领域管控、淘汰机制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执法监管和农村污染防治,取得了重要进展。
在周期间,采访组对我市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何嘉平说:“周口市是采访组到河南的第一站。通过现场采访和深入了解,我感到,这些年来周口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把节能减排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抓手,以改善淮河水质为重点,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据了解,从2007年到2013年,短短几年时间,沙颍河沈丘大闸断面水质两项主要污染物指标浓度均有明显下降。我们相信,周口市委、市政府今后会更加重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坚持既要保发展底线,也要保生态底线。我对周口的发展充满信心。”
曾经来周口采访过多次的《农民日报》记者刘刚说:“这次来周口,让我对这个城市有了新的认识。首先是周口的环境变好了,河水的水质也相当不错,与10年前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信在这变化的背后,周口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当地企业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其次是没想到周口竟有那么一大片水域,有那么美丽的湿地风光和那么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我感到,周口不仅是产粮大市,而且是环境优良的宜居之城,希望周口市各级政府和当地的民众继续爱护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让周口变得更美。”